第二十六章 蘊良佛會2(第1/2頁)
章節報錯
一座紅牆綠瓦的大寺佇立在鬧市之中,廣納百家香火,我順著綿延的街道,僱了一輛馬車,直奔金佛寺。
下了馬車,我理了理衣帽,我身上的甲冑不是上戰場的那種全甲,只是簡單的外軟甲,於平民來說並不罕見,我戴上了帽子也沒有人會多加懷疑,畢竟很多的善男信女也都戴著帽子。
金佛寺的寺門是開著的,門口兩位接應寺僧站在香火案前,打點著形形色色來寺裡燒香禮佛的人。
香火案上擺著各式各樣的香類,平安香,求財香,求子香,開智香......
世上多數人求神拜佛只是圖個心裡安慰,我既然到了這裡,需要進寺,也不能免俗,我帶著駱駝他們走南行北,求也求個平安。
於是我付了一兩銀子,買了三柱平安香,在接應寺僧的帶領下,進了金佛寺。
“施主,從這裡進去,穿過三個穿廊,再過兩小殿,最後一個大殿便是主持殿,裡面供奉的便是南梵真佛,小僧還要去寺門接迎客人,就不送您入內了。”
我點了點頭,回了禮,轉身向著第一個穿廊而去。
過了寺門,再入穿廊,穿廊裡都是來來往往的燒香的各色行人。
穿廊兩側並沒有供奉真武和真文兩大神君,反倒是左首牆壁上刻了一個大大的‘卍’字,右首牆壁上是一個大大的‘梵’字。
過了第一個穿廊,眼前是一個廣場,應該是寺裡的僧人用來做早課的,廣場由見方三尺的青灰色石板鋪就,類似於一個四合院的內院壩子,兩邊的場子中間各立著一個燒寧神靜心香的石亭爐子。亭爐內寧神靜心香安靜的燒著,散發著嫋嫋青煙,讓整個院子裡的人聞了都有一種瞬間寧靜下來的感覺。
我跟著人群過了廣場,來到第一個小殿內,殿內供奉的是二十四神君,有的善男信女逐個燒香跪拜,殿內幔帳隨掛,只有兩個僧人安靜垂侍,守著募捐的香火的木櫃子。
我沒有在此多留,畢竟我不是誠心來上香禮佛的。
越過第一個小佛殿,佛殿背後便是第二個穿廊,穿廊位於兩側,這一次中間不再是一個廣場,而是一個蓮花池,蓮花池中間是一個古井,蓮花池裡青葉叢生,清雅了許多。
到了第二個小殿,殿裡只供奉了一座小佛像,不是中原的彌勒、燃燈之屬,反倒是一個身著褐色南梵袈裟的,傲然而立,手持一柄幾尺鋼刀的半僧半士的和尚。
小殿內兩側燒錄了一連串的壁畫,好像是講述的是金佛寺的來源和建寺時間。
我手裡拿著三柱平安香,不便久留,只得跟著再過了一個穿廊,往後面大殿而去,我想的是燒了香之後再回程細看這佛寺的來源。
第三穿廊間後面是一個高臺石階,大約了幾百步的臺階,臺階中間是一天青石雕著梵文的方形石板,我順著兩側的臺階到了主殿,主殿前乃是一個巨大的鐵爐鼎,鼎內菸灰漫布,中間插著無數根許願完畢後,送燒的香,兩個寺僧正打點著。
我上到了大殿臺前,將手中的平安香交給了兩個點香的僧人,兩個僧人將我手裡的香接過,在爐鼎前點燃,插在了鼎內,然後恭敬的合十行了一禮,請我進殿。
我進了大殿,見一個莊嚴肅穆的鍍金佛像安放在了大殿內,佛像高八尺,一身佛裝,佛臉枯瘦,佛的下顎處有一個慧痣,佛頂後面,一塊金色牌匾,上書‘南梵真佛’幾個大字。
佛像的一側放有一個蒲團,上面坐著一個圓臉身段中和的老和尚,老和尚雙目微閉,老眉長鬚,靜坐在哪裡,有人來拜佛許願,他也不搭理,顧自的堪禪打坐,任憑人來人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