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傳國玉璽(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可是傳國玉璽,怎麼會到你手上,還有你會何要把它丟入井中。”
周瑜深深嘆了一口氣,有些悲傷的向孫策解釋
“當初董卓在毒殺太后前,太后就委託亡兄將這枚玉璽帶到宮外藏好,以防止董卓效仿王莽篡漢,不料亡兄帶著玉璽在洛陽的街道上被呂布所殺,他在臨終前託付我要把玉璽藏好,看來是我失策,沒完成他臨終的託付。”
“本來我想給你見識一下傳國玉璽,沒想到這枚玉璽給了你痛苦的回憶!”
“不知孫兄要如何處置這枚玉璽?”
“以目前的局勢,這枚玉璽應該算是無主之物,家父要我保管好,等將來皇帝脫離董賊的控制後,在找機會上繳給朝廷。”
“原來如此,不過還請孫兄小心,千萬不要對外張揚你有傳國玉璽,以免遭受到殺生之禍。”
“還請賢弟放心,此事我只與你一人講,至於家人我不會跟他們講,以防止他們被有心人士給利用。”
“那孫兄何時還要再去魯陽?”
“可能要好一陣子!目前家父和袁術大人合作,要先幫袁術拿下荊州,家父才把這麼重要的物品託付給我,就是要我好好的保護它,等家父會回到豫州整頓兵馬,之後與袁術大人一起出兵拿下荊州,之後兵分二路到長安剿滅董賊。”
“這劉表不事省油的燈,能在短時間控制荊州,一定有他的本事,而孫堅大人和袁術大人合作,恐怕會吃不少的虧,袁術可是把物產豐榮的南陽冶理的相當糟糕,隨意搜刮民脂民膏,跟土匪沒什麼兩樣,我覺得孫堅大人還是回到豫州整頓兵馬,不要打荊州的主意。”
“畢竟袁術大人表奏朝廷,家父才獲得賞賜,因此家父不會棄袁術大人而去。”
“不如孫堅大人說服劉表大人一起出兵長安,如此一來消滅董卓指日可待。”
“聽你這麼說,有些道理,可是開弓沒有回頭箭,劉表恐怕已經知道,家父他們再密謀荊州,不過就目前的情況,家父應該能戰勝劉表。”
“我看未必,萬一劉表利用荊州的天然山險作戰,恐怕孫堅大人會因此大敗。”
“的確有這可能,萬一真的這樣要如何應敵。”
“這我就不知道,畢竟我沒到過荊州,不知那裡的天險,不過勝敗乃兵家常事,只要命保住,留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董卓就是最好的例子,他打過這麼多敗戰,還不是成為高高在上的太師。”
“董賊怎麼可以跟家父相比,家父做得這麼多,一切都是為了整個大漢朝,不像貪婪董賊,他只想把天下的一切都收入囊中,連同現任皇帝恐怕只是他的傀儡工具而已。”
“不過我還是不得不佩服董賊,這麼多人都想殺他,他竟然還可以活得這麼自在,據說他調動數萬民夫,在長安西邊築城,一座只屬於他的城池,要是城池竣工,要殺他恐怕是難上加難。”
“只憑家父的實力,無法進軍長安,這些關東諸侯,都各懷鬼胎,只有家父和曹操敢跟董卓交手,其餘的諸侯都保留實力,家父會跟袁術合作也是迫於無奈。”
“袁術的本事就只是他的出生而已,有本事雄霸一方,卻沒本事冶理天下,從他冶理的南陽郡就看的出來,將來定是無法在荊州立足。”
“想不到你把他的評價貶瞭如此之低,他可是名門望族,汝南袁氏在朝廷的地位可是比你們廬江周氏更是出類拔萃。”
“這又如何,他的兄長和叔父及一些族人,不是都被董卓處死,起因就是他和堂兄袁紹起身對抗董卓,害的這些袁家人被董卓遷怒,這兩兄弟在家人死後,袁術就為了爭奪家族資源和袁紹反目成仇,因為袁紹繼承汝南袁氏的族長之位,這就表示袁紹比袁術還要有本事。”
“家父曾經是袁術大人的手下,當他知道袁術大人逃到荊州後,礙於過往情理,家父才會把南陽郡獻給袁術大人。”
“孫堅大人這個友善舉動害慘了南陽百姓,若是袁術大人好好的冶理南陽,將來還有可能在荊州有一席之地,可惜袁術在南陽境內予取予求,百姓可是苦不堪言,希望孫堅大人將來不要和他沆瀣一氣。”
“家父的內心是早日去到長安除掉董賊,等事成之後他們會分道揚鑣。”
“也對,起碼孫堅大人還是豫州牧,在豫州還有一席之地,不過他可要提防其他的關東聯軍,尤其是袁紹勢力。”
“若是董賊未除,聯軍不至於會互相兵戎相見!”
“人心不足蛇吞象,等著看吧!”
“好吧!我也該回去了,還得想想如何安置這顆玉璽,告辭!”。
“孫兄慢走!”
孫策將懷裡的玉璽收好後,轉身離開回到周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