揮揮手讓掌櫃兒子退下,李治壓低了聲音說:「太子,賑災的目的,是維持百姓的生存。如今的國庫你也知道,軍事方面的開銷,才應該是大頭。今年旱災,保全百姓雖然是必須的,但是,朕怎麼覺得賑災賑的太過了呢?像這一家,恐怕比起豐年來,還要多賺許多吧。」

李賢也沒想到災民裡面竟然有這樣的,不過,自己制定的賑災策略,再加上王勃等人的隨機應變,按理說,不至於讓災民之間的貧富差異,出現的這樣明顯啊。

見掌櫃的還沒有開始煮麵,李賢招招手,示意他過來,問道:「朝廷賑災力度雖然很大,但是不至於讓你們獲得這麼多的救濟才對。」

說到這裡,李賢靈光一閃,問道:「掌櫃的,你們家是不是有工匠,或者工頭?」

掌櫃的聽到這話,當即點頭道:「客官猜的不錯,俺家大兒子是石匠,二兒子因為幹活利索,被委任了一個月的工頭,所以俺家得到的工錢特別豐厚。」

「原來如此,你繼續去煮麵吧。」

讓掌櫃的離開以後,李賢看向迷茫的李治,說:「當初制定賑災章程的時候,兒臣害怕有些人消極誤工,所以制定了一個制度,那就是尋常農工裡面,幹活兒認真的,能夠被評成工頭,得到的工錢要豐厚許多。至於石匠和別的專門工人,因為有技術,再加上工作危險之類的各種原因,工錢也要比尋常農工豐厚一些。這家只是個例,並不是所有人家都是這樣的。」

李治自然清楚李賢制定這個制度的用意,也就不再追究,而是專心等待麵食端上來。

過了好長一段時間,掌櫃的才把麵條端上來。

只是一眼,李賢就覺得有點接受不了。

這種面向工匠和過往客商的攤子,技術自然比不上專門的廚子。明明是麵攤,端出來的麵食,湯底卻卻更像是疙瘩湯。

搖搖頭,去掉多餘的心思,李賢開始吃麵,同時也打量著李治的反應。

作為守成之君,李治自從降生以後基本就沒吃過苦,錦衣玉食多年,也不知道他能不能吃下去。

然而,令他無比震驚的是,李治竟然真的動了快子,沒有一點嫌棄的把面吃了下去。

見李賢盯著自己看,李治笑道:「以為朕吃不下?那你可是看錯朕了,當初,先帝為了教導皇子糧食的重要性,將我們兄弟幾個鎖了起來,餓了兩天才給飯吃。那一頓的飯菜明明是一盆殘羹剩飯,但皇兄我等,卻爭著搶著吃。」

「這般的幾次教育以後,朕就不會再輕視任何一種能夠果腹的食物。莫說是這碗麵,就是給朕端上來一碗餿了的飯菜,朕也吃得下去。」

看著李治得意洋洋的樣子,李賢頓時明白他為什麼非要過來吃麵了。

這也是教育,跟太宗皇帝不一樣,李治也想教育他這個兒子,但是卻並沒有關起來餓著,而是親身示範。

不過,李賢覺得李治也沒什麼必要這麼教育自己。雖然章懷太子沒吃過苦,但是李賢自己還是知道食物的重要性的。

唏哩呼嚕的快速吃完一碗麵條,李治抬起頭,本想開口說話,卻見李賢拿著快子,一點一點的吃著麵食,雖然明顯有難受的表情,卻沒有停下,一直到把整碗麵吃完,還跟掌櫃的要了一碗麵湯。

從出生起就養尊處優的皇子,竟然也能吃得下去這等食物?

這讓李治頓時來了興致,詢問道:「這碗麵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