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時的一番談話,李智雲就已經大抵明白李神通和崔民幹之間有意見分歧。

李神通主張進攻宇文化及,而崔民幹則覺得大唐目前的重心不在河北,因此他們的主要任務應該是抵禦、威懾河北的亂匪勢力,稍緩進攻節奏。

倆人各有自己的看法意見,說出來也大抵有理。李神通和李智雲倒是看法一致,即主動進攻宇文化及。

畢竟,宇文化及先前與李密一戰,已經被打得元氣大傷,而他背後又沒有其他勢力的支援,獨木難支。再加上客居魏州,人生地不熟,完全可以趁此機會一舉殲滅宇文化及。

“不如這樣吧,我們先勸降,再進攻。”李智雲建議。

“如何勸降?”崔民幹問。

李智雲道:“宇文化及麾下的驍果軍大多為關隴子弟,只要他們願意主動投降,我們可以赦免他們附賊的罪行。當然,在此之前我們要先打宇文化及,將他打痛,如此一來,勸降效果勢必事半功倍,兩位以為呢?”

崔民幹沉默,他已經清楚楚王的意思,那就是支援李神通進攻宇文化及,現在他再怎麼反對也難以奏效。

“屬下以為,還是要小心些為好。”

李神通冷哼,小心小心,一天到晚的小心,小心就能打下宇文化及了嗎?

“崔侍郎若是害怕,大可不必上戰場。”

聞言,崔民幹脖子一梗,“聖人封屬下為副使,屬下豈有害怕之理!”

他根本不是害怕,他只是擔心攻打宇文化及不妥而已。

李智雲勸李神通,“皇叔,崔侍郎也是一心為國。”

“但願吧。”李神通輕蔑的眼神已經暴露他內心的不屑。

見狀,李智雲默默扶額。他心想老李也是心大,居然讓崔民幹來配合李神通,這倆人這般對立,遲早得出問題。

李神通一心要攻打宇文化及立功,再加上李智雲也表示支援,崔民幹獨木難支,只能被迫同意。

很快,士兵們取來魏州地圖。

看見地圖上的名字,李智雲有些蚌埠住。因為上面赫然寫著‘武陽郡輿圖’。

前隋的武陽郡,大唐的魏州。

嗯,沒毛病。

“目前,宇文化及的兵馬駐紮在魏縣,距離安陽有兩百里,中間要渡過洹水。根據這幾日斥候偵察,我們估計,宇文化及目前的兵力在兩萬左右。”介紹情況的大將名叫趙君德,他曾是李密部將,後李密降唐,他也跟著投降。老李封他為貝州刺史,協同李神通防禦河北。

那麼問題來了,貝州在哪兒呢?

答案是在竇建德手裡。

很顯然,這是一個空口冊封。

“我們有三萬人!”李神通傲然說。

趙君德點頭稱是,“魏縣並非堅城,只要進攻妥當,打下宇文化及不成問題。”

李智雲微微沉吟,言道:“既然如此,那麼宇文化及很可能不會固守魏縣,他外無援軍,若是堅守必敗無疑。本王猜測,一旦皇叔率領大軍抵達魏縣,宇文化及很可能會逃跑。當然,他會先抵抗一段時間,但本王認為他最終會向北走,要麼進入洺州,要麼進入貝州。”

“可是竇建德在北,宇文化及去了豈不是送死?”崔民幹問。

李智雲道:“他若是留下來,必死無疑,向北則還有一條生路,崔侍郎覺得宇文化及會怎麼選擇?”

那就是沒得選。崔民幹心裡默默想。

李神通哈哈一笑,說道:“智雲,你也想參戰?”

“皇叔容稟,來時父皇已命小侄協同皇叔駐防河北,一切聽從皇叔安排。”

“好。”李神通道:“既然你覺得宇文化及會北逃,那本王就給你三千兵馬,前往洺州攔截宇文化及,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