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羨將裴爽一行人送至聞喜,便抱拳告辭。

“將軍稍等。”裴爽叫住李君羨。

“何事?”

“敢問方才那位乃是何人?”裴爽問道。

李君羨答道:“大唐楚王。”

言罷,他率領騎兵遠去。

“楚王?”裴爽暗暗一嘆,他真是在江都呆的太久了,久的連大唐楚王是誰都不知道。

一行人進入裴柏村,沿著那條熟悉的鄉間小路,前往宗祠所在。

聞喜裴氏,簡簡單單的四個字,卻代表著絕對的分量。世人都知道五姓七望的太原王氏,但卻少有人知道,在幷州,素有‘北王南裴’的說法。

真以實力底蘊而言,裴氏絲毫不怵所謂的五姓七望。

此番,裴爽返回聞喜族中,乃是為了將父親裴蘊的衣冠送回來。

“宇文化及弒君之後,家主因為給驍果軍娶婦的緣故,僥倖逃得一命。而父親卻被宇文化及這個狗賊殺害,我趁著李密打敗宇文化及之際,僥倖脫離虎口......”

裴爽對著面前的老人訴說著一年來的遭遇。

這名老人名叫裴世清,曾代表大隋出使倭國。

說完後,裴世清嘆道:“世道糜亂,裴蘊有此一劫,你也不必過於傷心。好歹,你與裴愔無事,裴蘊在天之靈,多少能安慰些。”

裴爽苦笑道:“當年先帝前往江都時,家主便已知世事艱難,可是誰也不曾想過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說起家主,裴世清問道:“家主還在宇文化及手上?”

“是的。”裴爽道:“宇文化及派人監視家主,侄兒沒辦法帶著家主一起逃出來。”

“奸賊!”

饒是裴世清這等有涵養的人,面對無恥的宇文化及也不禁口吐芬芳。

“家主不歸聞喜,族中大事多有掣肘,子弟也是群龍無首不知該往何處。”

聞聽此言,裴爽問道:“叔父,仁基回來了嗎?李密兵敗之後,他可有逃脫?”

“裴仁基父子現在洛陽。”

“他要效忠皇泰帝?”裴爽蹙眉道:“我聽說洛陽現在內爭不斷,王世充和盧楚等人矛盾極深。”

裴世清沉默須臾,說道:“這也算一條路吧,亂世之中,裴家多個選擇也多條路。”

這也是世家一貫的做法,不僅裴氏這麼做,韋氏、獨孤氏、元氏等家族,在洛陽和長安都有人為官。所謂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面,說的大抵就是這個意思。

說到這裡,裴世清道:“最近桑泉那邊來人,商議兩裴合併的事情,我原想等家主回來再做打算,現在怕是不行了,家主生死未卜,我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桑泉?”裴爽一怔,旋即拒絕:“叔父,這一定是長安那邊的意思,裴寂現在可是大唐的相國。他真是無恥,居然趁著家主不在,竟想吞併聞喜裴氏!”

桑泉裴氏屬於聞喜裴氏的分支,聞喜裴氏屬於主宗,以西眷房為主,其餘還有其他四房。

桑泉裴氏,甚至不在五房之內。是故,在裴爽看來,所謂的兩裴合併,實際上就是桑泉裴氏藉著裴寂來吞併聞喜裴氏。

當然,桑泉裴一向以西眷裴自稱,可在裴氏內部卻沒有人承認。

“你不要激動。”裴世清道:“目前族老們還在商議,只要家主一日未歸,我就不會答應。你如此反對,可是對唐朝有成見?”

裴爽一嘆,解釋道:“我並非是對大唐有成見,我只是看不慣裴寂的做法。其實,在回來的路上,我路遇賊寇,還是大唐楚王相救方才逃脫。”

楚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