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東屈突通的訊息,身在關內的姊姊李秀寧已經派人送來,為防止老李造反大業出現差池,一隻工科狗拔下狗毛,平定了掀起的龍捲風。

“不過,宋老生怎麼會變得警惕呢?”

這讓李智雲不解,作為應用文理學院的學生,他的歷史並不是特別差,知道李淵起兵之後,曾利用宋老生的‘有勇無謀’大破霍邑。

但現在,似乎有些不同。

想來想去,李智雲只能歸結是因為他這隻蝴蝶的出現。

畢竟,他為了防止自己被陰世師斬首,裝病沒去河東,躲過生死大劫。或許,因為這個,讓大興的代王楊侑十分警惕李淵。

歷史上,李智雲沒能從河東逃走,抓去長安之後,被隋朝刑部尚書陰世師砍掉腦袋。

這個時候,陰世師覺得李淵起兵謀反準備得並不充分,畢竟自己的兒子都能弄丟,所以並沒有‘如臨大敵’。

但這一次不同,李智雲沒去河東,李建成和李元吉順利從河東逃走,這讓陰世師十分警惕。因為這說明李淵的謀反計劃十分周密,所以在和代王楊侑商議之後,決定讓宋老生和屈突通共同進攻李淵,準備將其阻擋在太原,再慢慢的解決。

“宋老生應該是想等河東的屈突通趕來霍邑,阻擋我們繼續南下進攻關中。”段志玄開口分析。

李智雲揉揉眉心,說道:“屈突通人老成精,確實不好對付。”

這位名將,李智雲還是有點印象的。因為他的名字很有特色,讓人記憶猶新。

當夜,宋老生戰敗,遭劉弘基一刀斬首。

兜兜轉轉,宋老生還是死在劉弘基手裡。

大軍列陣進入霍邑,李淵看著趕來的李智雲,忽然想起來當年章仇太翼對他說過的話。

‘公欲家業興旺,四子譬如鼎之四足,缺一不可。’

他原以為四子說的是正妻竇氏給他生的四個嫡子,只是前兩年玄霸亡故之後,他再也沒將那句話放在心上。

可李智雲的崛起,讓他覺得那句話好像沒錯。

難道,智雲才是那最後一足?

八月,李淵兵至絳郡,通守陳叔達以地降李淵,義軍不費吹灰之力便拿下絳郡。

“吾已得到訊息,屈突通率領數萬驍果精銳駐防河東,阻絕蒲津關要道,如欲進入關內,屈突通部,不可不防。”李淵眸色凝重。

在他的戰略構想中,並不準備攻打蒲津關,因為他沒時間和屈突通在蒲津關浪費時間。當初起事之前,他已和關隴各家達成協定,必會在年內殺入關中,重立乾坤。

只要進入關內,得到關隴貴族的支援,他的根基將會迅速穩固。

記室參軍唐儉拱手道:“主公,可擇兵馬進駐河東,不必攻打屈突通,只要威懾便可。只要屈突通有異動,駐防兵馬便隨之而動,如此必能使屈突通投鼠忌器。主公可藉此,引大軍自龍門渡河。”

李世民和唐儉關係不錯,聽聞此言,稍作思忖,便對李淵說道:“阿耶,唐參軍所言有理。”

李淵對唐儉的話不置可否,他和唐儉是老朋友,倆人一起在禁衛站過崗。

“建成,你的意思呢?”

“父親,屈突通雖然手握驍果精銳,但他必不敢輕舉妄動,因為隋帝已被困在江都,其麾下士兵,多為關隴子弟,早已棄隋。唐參軍所言,足可使屈突通不敢進攻我們。”

李淵看向裴寂,見他隱晦的點點頭,這才說道:“你們說的都有道理,屈突通長於武略,非是宋老生可比,若是他堅守蒲津關,我們難以攻克。”

自龍門渡河,在他的計劃之內,他只是不知道怎麼才能有效的防範屈突通。

現在,他知道了。

“建成,你與世民率領先鋒軍先行渡河,進駐馮翊郡。吾率大軍坐鎮龍門,待劉司馬自突厥歸,再行渡河。”

前段時間,劉文靜奉命出使突厥,進行‘穩邊’政策。自李淵起兵以來,真正需要防範的無非就是北邊的突厥人。為此,李淵不惜私下裡授意劉文靜,只要能穩住突厥,打下關中之後,他甚至可以將婦女財物平分突厥。

當然,這是個密約。

“是。”李大李二紛紛答應。

唐儉問:“主公欲以何人前往河東牽制屈突通?”

說到此處,李淵目光看向李智雲。

“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