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盛世繁華(一)(第2/2頁)
章節報錯
拒絕的理由很簡單,他不想勞民傷財。
這讓大臣們很無奈,還偏偏不好反駁。他們始終想不明白,當今皇帝為什麼如此反感去泰山封禪。這種名垂千古的好事,皇帝為何一點也不在乎呢。
這不對勁啊!
不少大臣一直覺得,皇帝到處毆打番邦,到處抓捕奴隸,四處為百姓著想,是想要做一個遠超歷代君王的有為之明君。如此一來,泰山封禪,難道不應該是皇帝心中的期望嗎?
太極殿外,大臣們三三倆倆的走著。
“你說陛下到底是怎麼考慮的?”薛收非常不能理解的問杜如晦和房玄齡,“以前陛下不去,那是因為東突厥滅亡,但是草原上還有薛延陀,還有回鶻,還有契丹等部落。後來草原平定,陛下還是不願意去封禪,這我也能理解。畢竟,還有高句麗百濟新羅,還有吐谷渾等番邦。可現在他們都沒了,西突厥,西域那麼多番邦小國,全都沒有了,帝國的州縣已經劃到西域,這樣的功績,難道還不足以讓陛下認為他是一位千古大帝嗎?”
杜如晦輕輕說道:“其實你還沒看明白麼,咱們這位陛下啊,其實打心眼裡瞧不起所謂的名聲二字。陛下一向只看重實務,最討厭坐而論道。泰山封禪一事,其實就是如此。在我看來,陛下寧願花費時間多修幾條路,多給百姓們制定一些優惠制度,恐怕都比去泰山封禪更能讓陛下高興。”
聞言,薛收頓時無語,心裡有很多話堵在嗓子口,說不出來,最終無奈苦笑道:“陛下如此做,這千百年後,誰還有資格去泰山封禪吶。”
房玄齡笑道:“咱們一切聽陛下安排就是,說不定將來有朝一日陛下心血來潮想去泰山封禪呢。”
“但願如此。”薛收苦笑搖頭。
便在此時,韓瑗迎面走來。
“下官見過幾位相國。”
“你有何事?”杜如晦問。
韓瑗是太子的人,他們還是願意給點面子,聽他說話的。
韓瑗拱手道:“太子殿下對帝國安穩西域子民有些想法,想要請幾位相國過目。”
說完,他從袖子中取出一份文書,遞給杜如晦。
見狀,杜如晦三人面面相覷,臉上同時出現一絲笑容。
太子殿下,真不愧為陛下所看重。在朝臣們都考慮勸諫皇帝去泰山封禪的時候,只有這位殿下在考慮西域子民的事情。難怪,皇帝陛下要將太子帶在身邊悉心教導。
“如此,你隨我們來吧。”杜如晦收下文書。
“是。”
韓瑗默默跟著幾位相國前往政事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