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新年大考將開(第2/2頁)
章節報錯
他在朝中一直挺邊緣化的,屬於默默無聞,吃喝等死那一類。論才幹,趙慈景是有的,但是比不了杜如晦等人。做個一部尚書已屬勉強。
不過,他是先帝駙馬,當今皇帝姊夫,故而過得很是舒適,一般人不會去故意找他麻煩。
“趙尚書,這科舉之事乃是陛下所關心之大事,若有用到刑部的地方,切莫客氣。”那侍郎說道。
“兵部也是!”
“大理寺也是!”
“你大理寺湊什麼熱鬧,用得著你們嗎?”
“怎麼用不著,萬一有人作弊呢!”
眼瞅著要吵起來,杜如晦輕聲咳嗽,場面頓時安靜。
而後,他無奈道:“你們都是朝中肱骨之臣,在這太極殿外吵鬧成何體統,想陛下訓斥你們嗎?”
眾人訕訕一笑,旋即又湊到趙慈景那邊小聲議論起來。
“呼呼啦啦......噓,哈。”薛收一口氣幹完菜湯,舔了舔嘴唇,笑著說道:“像是聞見腥味的貓。”
聞言,杜如晦也是失笑,“倒也不稀奇,畢竟是三年一次長安大考,兩百分以上前三名,可是能進六部觀政的。”
另一邊的溫彥博手中捧著碗筷,踱步而來。
“兩位家中也有子侄參考?”
“沒有。”杜如晦搖搖頭,“杜氏無人應考。”
涼風吹進李叔良心裡,令他無比舒適,他揶揄道:“杜氏看不起科舉耶?”
“非也。”杜如晦面不改色道:“只因無人能從縣考中勝出。”
想要參加三年一次的長安大考,首先得參加地方組織的縣考,考完之後還有州考,最後獲得資格的人才有資格參加帝都考試。
縣考、州考,都是一年一次。
不過嘛,這都是李智雲這兩年組織起來的考試,實際上沒有多少的規章制度可言。而且,一般的平民在目前也無法勝過那些有資本的世家子弟。
“杜相手中不是有一個推薦名額麼,為何不用?”楊恭仁問。
所謂的推薦名額,屬於內部福利,即某位大臣推薦的人,可以直接參與大考,不過每年的直推名額有限定數量。
這是李智雲妥協的結果,因為上一次讓韓瑗和王德真在六部觀政的訊息傳出去之後,支援皇帝的世家們多有言語,為了安撫這些人,李智雲便給其中一些人一個直推名額。
不過,這不是固定屬於某個世家的,而是由皇帝決定給某個世家使用。可能今年你有推薦名額,但是明年你得罪了皇帝,那麼你就沒有了,只能讓子弟參加縣考和州考,一步步考上來。
最後,則是直推名額是有限的,今年只有十三個名額。而杜如晦手中就有一個,此外薛收和楊恭仁等人也有。
“連縣考都過不了,用了也是白搭。”杜如晦無奈一嘆,多少有些可惜。
他是知道內幕的,明白科舉考試的試卷有多變態。自家人連縣考都過不了,何談長安大考。與其出來丟人,還不如直接放棄。
更何況,京兆杜氏子弟,只能在關中州縣參與考試,其競爭難度之大,難以想象。
皇帝是不擔心選不出來人才的,因為考卷是他出的。何況,只有兩百分以上,前三名考生才能進入六部觀政。
這便意味著,考不到兩百分都是白搭。
楊恭仁開玩笑道:“那你不若將名額送給我吧,算我欠你一個人情。”
“哈哈,我可聽見你們說的話了,我要去告訴陛下。”陳叔達湊過來笑著說。
“你去就是咯。”杜如晦不在意一笑,扒完飯。
不多時,朝會再度開始,大臣們也相繼走進太極殿。
文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