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韓瑗、王德真等人。

此外,還有一個人比較扎眼,這個人是長孫無忌。

因為某些事情,他被髮落去河州米川縣,距今也有五六年了。

關於其他人的升官問題,六位相國很快透過,但是輪到長孫無忌的時候,大家卻不好決定。因為,他們不想得罪杜如晦。

「陛下,河州素來窮困,多山多嶺,長孫無忌能在地方做出上上之績,可見此人有些能耐,臣以為應當調為州吏。」杜如晦自己開口說。

李智雲闔目沉思一會兒,說道:「既然他這麼有能耐,調他去遼東道,至於擔任何職,克明你來安排。」

「是。」

其餘幾人心裡暗自想到,聖人到底還是更偏向杜如晦啊。長孫無忌這個倒黴孫子,招惹誰不好,偏偏招惹杜如晦,這不找死麼。

杜如晦倒是沒他們想的那麼輕鬆得意,實際上,隨著昔日的秦王妃變成宸妃之後,他就意識到聖人肯定會照顧長孫無忌一二。本以為長孫無忌會直接返回長安,沒想到聖人會將他派遣去遼東道,還將他的事情交給自己處理。

這個時候,杜如晦心裡其實是很安慰的,而且越發覺得自己當年真的沒看錯人,聖人真的很愛護自己。

因為,當年將長孫無忌弄去米川的,就是自己。這對長孫無忌來說是比死還痛苦的懲罰,更不提陛下當年一查到底,給自己一個完整的事實真相。

聖人本可以不必將此事拿出來說,但還是拿出來了,這足以證明聖人對自己的看重。

何況,這次長孫無忌要去的地方是遼東道。那裡苦寒無比,而且危險重重,便是真的升為「州官」,那算什麼?

遼東道的州縣可比不了中原州縣,遼東道的州刺史也比不了中原諸州的刺史。如果這一次,長孫無忌在遼東道還能混出頭了,那也是他的造化了。

幾個時辰後,李智雲下班離開,幾位相國也收拾停當,準備離開政事堂。

房玄齡走在杜如晦身邊,嘆道:「克明啊,有時候我是真羨慕你啊。」

「羨慕什麼?」杜如晦嘴角含笑。

「你知道我說的什麼意思。」房玄齡惆悵道:「你與陛下之間的相識相知,將來必為千古美談,雖不至漢高帝與蕭何,但也不差分毫了。」

杜如晦說道:「正因如此,我才如履薄冰,生怕自己有朝一日得意忘形,故而時刻自省,以求不辜負陛下的信重。」

他確實是這麼想的,聖人待他如此之重,他唯有以死報效。

房玄齡問道:「你準備將長孫無忌放在哪兒?」

「你不會是來給他說好話的吧?」杜如晦反問。

「當然不是。」房玄齡搖搖頭,說道:「我的意思是,陛下已經冊封宸妃,你也要適當注意一二。」

聞言,杜如晦想了想,搖頭道:「不必如此,陛下乃是聖主,枕邊風可沒用。至於長孫無忌,看他自己造化吧。」

「好吧。」房玄齡點點頭,沒有再說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