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遼東之事以殺止殺(第1/2頁)
章節報錯
楊皇后心裡門清兒著呢,大臣們能容忍皇帝私下裡納長孫氏並破壞禮制,在四妃之列,另設一個宸妃,已是極限。若是陛下再不知足想要更多,大臣們絕不會同意。
何況,她其實心裡也對丈夫有信心。倆人風風雨雨十幾年走過來了,彼此互知互愛,不會真走到那一步,前提是沒有大的矛盾。她之所以此前要屈身拜訪宸妃,為的就是要做給皇帝看。
我不反對宸妃,我會接納她。
簡單明瞭的意思,雙方都有臺階下,還能使得夫妻之間關係依舊和睦。至於長孫氏如此知趣,倒是讓她很是滿意。畢竟,她也不希望真的和長孫氏對立。這個女人,論手段,絕不是宮裡其他女人能相提並論的。
要知道,皇帝可將長孫氏養在外面養了好幾年,並不能時常去探望她,可是皇帝還是如此迷戀她,可見此女並非只有榻上功夫,其做人做事,必然也是極得皇帝喜愛。
自家丈夫自家知,楊皇后很清楚自己丈夫為人。可以說是十分貪花,但並不是沒有腦子。單純以色侍君,自己的丈夫,絕不會冊封她為宸妃。
「唉。」
想是這麼想,但大多是她在自我安慰,不論是哪一個女人,其實都不想分享自己的丈夫,何況丈夫還是皇帝。
「何時還能放紙鳶呢?」她回憶起剛成婚那幾年,丈夫有空便會陪著自己遊玩,時時讓著自己,哄著自己,哪怕在沒有生下承昭之前的時候,丈夫也不曾冷落過自己。
此刻,皇帝正在政事堂生氣。
原因很簡單,遼東道那邊始終不得安寧,當地的百姓並不領會朝廷的善意,反而時時和朝廷派去的官僚作對,甚至於造反殺人。
「殺!」李智雲怒道:「告訴徐世績,不聽話的,全部斬首,朕就不信了,他們不怕死!」
一千年後,金錢鼠尾都有人說是新朝雅正,還不是被屠怕了。可以說那些讀書人是軟骨頭,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在絕對的屠刀面前,總有人畏懼。
李智雲現在做的一切,就是為了防止有朝一日這種慘事落在大唐子民身上。
至於遼東道那邊的土著死活如何?
管那麼多幹什麼,他們該死!
見皇帝發怒,薛收忙勸阻道:「陛下,我朝已經掠奪他們婦孺牛羊在先,不久前又徵發一批人修路,倘若再開殺戒,只怕會使得遼東道生靈塗炭,十室九空。臣以為,不可大開殺戒。」
房玄齡不贊同,說道:「我倒是覺得此策可行,蠻夷賤類,畏威而不懷德,不殺不足以震懾宵小。陛下此前本欲秉持仁善待之,但他們不識好歹,得寸進尺,必須給予教訓。
再者,他們本就不為人,何必以人相待之,殺完再移民,兩全其美。若是不殺,他們始終不安分,那塊地方,我們就拿不穩。臣覺得要殺,只有殺怕他們,他們才知道服軟,才知道畏懼!」
李智雲看向杜如晦,「克明覺得呢?」
杜如晦思忖道:「可以殺,但是不能殺太多,畢竟陛下還需要他們修路架橋,開山挖礦。故,臣以為,應當以殺止殺。」
「好一個以殺止殺,就這麼辦!」
政策透過,殺!
跟著,李智雲又道:「前些日子,州縣大計,政績奏疏,朕已經看完,這裡有幾個人,朕覺得可以提拔一二。」
說完,高良忠躬身將幾分文書遞給六位相國。
這份文書上面的官吏,都是政績突出,表現優異的官吏,屬於可以提拔的那一種。而且,皇帝提出來可以提拔,那就是真的可以提拔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