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遠超當下著眼未來(第1/2頁)
章節報錯
新羅的王族被押送到長安,李智雲沒有選擇大開殺戒,而是封金德曼為‘新羅公’,善養起來。至於其他的王族子弟,貴族,官員則沒那麼好待遇了。惡貫滿盈的直接宰殺,其他的要麼發配去修路,要麼就是去挖礦,女眷則統一送進教坊司。
搞定新羅之後,李智雲伸手在原本高句麗那一帶插上大唐旗幟。
“做得好啊,君羨。”李智雲轉身拍拍他肩膀。
在隔壁,政事堂相國們正在討論戰後封賞,時不時能聽見爭論的聲音。
李君羨謙遜道:“若無陛下派人以火炮助戰,末將難以這麼順利為陛下開疆拓土。另外,徐都督運籌帷幄,功勞尚在末將之上。”
“在朕面前,你就別謙虛了。”李智雲笑著說,“你們沒辜負朕的厚望,很好。”
“陛下,末將有些話,不知該不該說。”
“說。”
李君羨道:“陛下,末將以為,此番雖然打下新羅等國,但是那裡民心不附,只怕治理艱難,陛下還需多加思慮。”
“對,你說得對,這個問題,朕和相國們也考慮很長時間了。”李智雲一邊走,一邊說道:“新羅百濟,乃至於高句麗,到底不是草原那種鬆散的聯盟國家,他們紮根地方多年,根基深厚,短時間內是很難讓他們臣服的。”
君臣二人就新羅百濟之事,又做了一番深聊。
隔日。
政事堂。
“新羅百濟已下,朕決定,將它們劃歸遼東道,置州縣,由朝廷派遣官員教化。對當地百姓,行遷徙之計,另外,命徐世績做好準備,一旦有人起復,立即捉拿,充作奴隸.”
不吸血是不可能的,只不過考慮到現實情況,對待那塊地方可以稍微立個假牌坊,暗地裡抓人。對外的說辭,自然是造反。
這種小套路,屢試不爽。
總的而言,還是高句麗等國情況和草原不同,畢竟是農耕國家,而且這三國到底有些民心,來硬的,只怕會一直鬧事,不符合最大利益的做法,既然已經打下來了,那自然可以慢慢的操作吸血。反正最終目的是不會變的,剝削壓榨這些蠻夷。變得,只是操作手法而已。
接下來自然是開始劃分州縣事宜,不過新羅等國都是以城池為主,實在沒什麼可劃分的,只能大致劃出州縣,有的地方州就是縣。
總的而言,非常潦草,一看就知道是臨時弄出來的,只能將來慢慢弄了,不過那是個長久的計劃,現在要做的,是穩住那塊地方。
將來為了劃分的更細緻,說不定還會另置一道。
至傍晚。
眾人終於弄完草案,更細緻的方案,還要繼續討論,不可能會輕而易舉決定。
下班時,杜如晦和房玄齡結伴。
“新羅百濟高句麗已滅,前隋之仇已報,而今帝國周圍已無任何威脅,明年總該歇歇了。”房玄齡感慨的說。
誰能想到,短短八九年時間,帝國擴張的如此迅速。
杜如晦思忖道:“沒那麼簡單。”
“哦,怎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