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百濟新羅戰爭進行時(第2/2頁)
章節報錯
金春秋道:“確實很冒險,但是我們必須要承認,目前新羅不是百濟的對手。”
這是個很悲傷的話題,雖然新羅地盤要比百濟大,但是軍事力量真和百濟比不了,在半島三國裡面屬於墊底的存在。這和他們國內有無多少人才沒有多大關係,而是純粹的國力因素。
衡量一個國家的軍事實力有多強,主要看這個國家的人口,戰略縱深,以及後勤糧草等方面。或者說,主要看國力強不強。只有強大的國力,才能支撐起強大的軍事實力。
按理來說,新羅地盤比百濟大,那麼戰爭潛力應該比百濟更強才對,但實際上完全不是這麼回事。
新羅山很多,平原非常少,耕種環境並不好,大部分百姓都是山民。至於所謂的戰略縱深,別說新羅,將高句麗、百濟、新羅,三國加在一起也沒什麼戰略縱深可言。
唐帝國為什麼強大,那是因為半島三國加在一起也比不上唐帝國的一個州富強。無論人口還是土地,還是兵馬,亦或者是糧草,唐帝國對於半島三國而言都是龐然大物。
是故,衡量半島三國到底誰最強的標準,其實就是看誰兵馬更多更強,看誰掌握的權力更多。
百濟王扶余章在位三十多年,前十幾年和高句麗打得上躥下跳,後幾十年和高句麗握手言和,井水不犯河水,轉而調轉槍頭天天暴打新羅。
真平王在位的時候,大部分時間都在和扶余章鬥智鬥勇。
“派人送信給金庾信,問問他的意見。”每當金舒玄無法決定事情的時候,他都會選擇和兒子商量。
“是!”
因為是大事急事,所以傳信兵急趕慢趕,在第三日來到吉同,將信送給金庾信。
金庾信看完信件之後,找來弟弟金欽純。
“扶余義慈攻破屈山,召羅危在旦夕,金春秋提出計策,讓我們放棄吉同,撤兵返回大加耶和押梁,以此防守百濟軍。父親拿不定主意,想知道我們的意思。”
“不行。”金欽純拒絕道:“放棄吉同,等同於放棄西部所有城池和土地,用大加耶和押梁來固守,賭能不能打敗百濟,實在是太冒險了!”
金庾通道:“父親在信中也是這麼說的,但是我覺得,金春秋說的很有道理。召羅抵抗不了扶余義慈,一旦召羅丟失,吉同就會變成孤城,到時候我們都活不了。”
“沒有別的辦法了嗎?”金欽純一臉急躁。
金庾信搖頭,“目前沒有,百濟畢竟強於我國,如果以大加耶和押梁為陣地,我們還有機會迫使百濟撤軍。但是如果我們繼續死守吉同,將面對百濟主力和扶余義慈的兩面圍攻。”
金欽純不說話了,他知道在這種情況下固守吉同多麼不現實。可是他覺得退守大加耶和押梁更不現實,能不能打敗百濟暫且不說,是否能守住大加耶和押梁都是兩說。
“大哥,你決定吧。”金欽純道。
金庾信點頭,說道:“傳令下去,我們今晚就撤軍。”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