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間過去,七日後,吐谷渾的俘虜們陸續進入長安。

大唐百姓們將朱雀門大街圍的水洩不通,或是伸直脖子,或是踮腳,亦或是立在高樓之上,看著一輛輛囚車經過。

伏允、天柱王、達延芒結波等人,就這樣暴露在大唐百姓們的目光以及言語之下。這些吐谷渾貴族們,有的羞恥掩面,有的垂頭喪氣不發一言,還有的嚎哭不止。

亡國的恐懼情緒,再加上對未來的不確定性,讓這些曾經高高在上的吐谷渾貴族們此時深刻體悟了一番階下囚的感覺。

這種滋味很不好,或者說非常不好。

馬車咕嚕咕嚕轉動,宛如死刑犯遊街一樣,將有頭有臉的吐谷渾貴族們挨個拉出來放風。

至於那些貴族們的家人,則直接聚集在城外大營,等候帝國皇帝的決斷。

“人還不少哩,這都半個時辰了,還沒拉完啊。”

“聽說這一批是吐谷渾那邊的名王,前頭是貴族,後面應該還有不少吧。”

“這得多少人啊?”

“嘿,我聽隔壁二愣子他孃舅的小姨子家的三郎說,至少有一千多人。”

“那什麼小姨子家的三郎幹嘛的,知道的如此清楚?”

“負責押運的。”

“哦。”

“別說話,吐谷渾可汗來了,快瞧!”

百姓們連忙投去目光,瞧見囚車裡的伏允,議論聲再度擴大。

“就長這樣啊,他怎麼敢害我唐人兄弟的。我還以為他三頭六臂呢,看樣子也就是個普通人啊。”

“廢話,天子只有我朝皇帝陛下,其他人當然普通。”

伏允雖然聽不真切大唐百姓都在議論什麼,但是他大抵也能猜測到自己被當成了猴子。

一念至此,悲從心來,掩面哭泣。

早知道就臣服大唐好了,早知道就不得罪大唐好了,早知道我就逃跑好了。

我幹嘛要守什麼伏俟啊。

後悔不迭的情緒瘋狂在他大腦蔓延,他此刻是真的後悔,不該得罪唐朝。

後悔的情緒沒有在他大腦盤桓多久,另一種名為‘害怕’的情緒漸漸顯露苗頭。隨著越來越接近朱雀門,看見越來越多武裝到牙齒的唐騎,害怕變成恐懼。

似乎,決定他命運的時刻就要到了。

遠遠的,李智雲看見押送俘虜的將軍張士貴,以及他身後一輛接著一輛的囚車。

“來了!”

立在李智雲身後的幾個皇子,看見張士貴出現,緊跟著看見囚車出現,小聲驚呼。

他們是第一次參加獻俘儀式,顯得格外興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