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前線訊息大朝之爭(第1/2頁)
章節報錯
時間進入六月,前線戰場的訊息如潮水一般進入長安,出現在政事堂的案几上。
忙碌的三省六部官員,拿著文書匆匆而來匆匆而去。
房玄齡批示完一份糧草文書,交由皇帝檢視,得到認同後,房玄齡便讓人快拿去交給民部和兵部。
李智雲則立在輿圖前,按照前線戰報,將己方兵力和敵方兵力的佈置方位,標註在輿圖上。
從地圖上看,西線的秦瓊和徐世績,帶領著唐軍和薛延陀兵馬已經佔據白道,鉗制駐守牛頭朝那山的執失思力,順便也斷掉了頡利向西逃竄的可能。
而在東線,段志玄和謝叔方、蘇烈,已經率軍進入雲州,同雲州道行軍總管尉遲恭會合,駐紮在牛皮關。
經過數月大戰,東西兩線的兵力都有損耗。西線秦瓊與徐世績部稍微好點,還有三萬八千多人。
而東線情況較為慘烈,段志玄、謝叔方、蘇烈,三人兵馬加在一起也只有七萬餘人。
要知道,段志玄和謝叔方原本手握十萬大軍,而蘇烈則有兩萬兵馬。
換而言之,東線戰死了五萬多人。
而今,加上尉遲恭率領的三萬大軍,牛皮關足有十萬大軍,用來防備頡利,綽綽有餘。
對此,李智雲並不是很擔心。
他現在唯一好奇的,則是李靖打算如何打破僵局。
“你會用什麼辦法呢?”李智雲喃喃一語。
歷史上,他知道李靖是採用了偷襲突厥王帳的做法,但是現在情況已經改變。
他有點好奇李靖的選擇了。
戰爭打到現在,已經過去兩個月,關內糧倉在快速消耗,各州數以萬計的民夫也在快速調動。
各種數字,觸目驚心。
便是李智雲也有些急躁,希望能早日聽到前線的好訊息。
便在此時,房玄齡走過來,輕聲道:“陛下,關於河東道的民夫徵發,臣有些想法。”
“講。”
為了保證三十萬大軍全心全意作戰,李智雲發動河東道數州的百姓,運送糧草。
而這麼做,後果很嚴重。
沒有壯勞力耕作,河東道產出的糧食,今年必定會大大縮減。
但是他沒辦法,要是不抓住這個機會,等到明年自然災害降臨,情況只會比現在更困難。
房玄齡道:“因為耕作的緣故,民夫並不是很情願配合朝廷。臣以為,不妨下令,只要自願幫助朝廷運送糧草,就可以減免兩年的勞役。”
李智雲微微一楞,旋即道:“這不是用將來給現在付賬嗎。”
“是。”房玄齡道:“但是陛下,若能打贏突厥,朝廷也會有所損失,到時候還是要休養生息。屆時,陛下仍舊要減免河東道數州的稅賦。”
聞言,李智雲思索片刻,言道:“就這麼辦吧。”
“是。”
在幹掉突厥面前,李智雲可以做出犧牲。
只要突厥死了,大唐不會再有國戰,到時候就算出兵,那也不會是幾十萬大軍出征。
可以說,幹掉突厥,大唐才能算是徹底站穩腳跟。
後面的幾十年時間,可以慢慢的恢復。再者,李智雲已經制定好後續怎麼吸血草原,壯大漢人的計劃。
月初,太極殿大朝。
李智雲一身黑金色帝服,頭戴天子冠冕,持劍走上高臺帝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