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帝幸昆明池(第2/3頁)
章節報錯
眾臣恭送皇帝離開之後,魏徵立即詢問房玄齡什麼意思。
房玄齡苦笑著解釋道:“諸位豈不知陰陽家學說中有一言,謂之天圓地方。若在大海之上,遠來行船,真是先見船帆,那此言則大大說不通!”
話說到這個份上,在場的人要是還不懂,那隻能說不懂的人是個純粹的混子。
天圓地方的學說,乃是當下臣民最熟知,也是最篤定的,關於對這個世界的形狀描述。
比如銅錢,完美符合天圓地方的形狀。
這下子,眾臣臉色變得極其凝重。
李淳風道:“如果海上遠來行船,真的是先見船帆,那麼大地,就不是平直的!”
說到這裡,他再也呆不下去,匆匆回去,準備前往東海。
魏徵張張嘴,忽然覺得自己知識有點匱乏。
不多時,眾臣三三倆倆的散去。
房玄齡暫時放下心中對這個天地的質疑,問魏徵,“魏兄,有一事,不知魏兄可知?”
“何事?”
房玄齡左右看看,見無人在側,微微靠近魏徵,壓低聲音。
“行宮內,秦王妃也在。”
什麼?!
魏徵一驚,旋即狠狠跺腳。
“陛下呀!”
房玄齡很滿意魏徵的反應,言道:“此事,依我看,要麼勸諫陛下收手。要麼,你我幫其遮掩。”
“自然是勸諫陛下。”魏徵毫不猶豫的回答。
“那就拜託魏兄了。”
魏徵撇他一眼,問道:“你可曾勸過陛下?”
“沒有。”
“那你是把我當馬前卒?”魏徵氣笑。
房玄齡嘆道:“我雖為陛下看重,但是你也應該知道,這種事情,最好還是你去更合適。”
魏徵默然。
不錯,他作為原神策府舊人,確實是最合適的。而房玄齡曾效忠秦王,勸諫皇帝,反而不妥。
魏徵重重一嘆,“我不是最合適的,最合適在梁州和金州。”
皇帝雖然視魏徵為心腹,但是魏徵知道,有辦法勸服皇帝的,只有杜如晦和薛收。
除此之外,誰也不能阻止皇帝想幹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