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反正就是說(第2/2頁)
章節報錯
“諸位愛卿什麼看法?”李智雲淡淡的問。
謙虛一下還是要的,先問問大臣們的意思,然後再說出自己的想法。
黃門侍郎韋挺道:“陛下,臣以為尚書左丞王珪盡忠職守,可掌工部。”
“臣附議。”崔義玄走出來。
“臣附議。”不少臣子先後附議。
人群中的王珪抿抿嘴,默默捏緊拳頭,有些緊張。
緊跟著,房玄齡道:“啟稟陛下,臣以為中書侍郎于志寧素有才幹,可任工部。”
“臣附議。”
“臣附議。”
不少關隴系臣子站出來。
于志寧也深吸口氣,靜待事情發展。
除此之外,民部尚書戴胄推薦尚書右丞蘇世長擔任工部尚書,另外還有其他一些人選。
大致在心裡給這些人歸類,李智雲很快就發現推薦人與被推薦人曾經都有交情。
人果然都是抱團的生物。
“既然諸位愛卿有人選,那不妨說說理由,以及如何治理工部的計劃吧。”李智雲淡淡的說。
想當工部老大,當然可以,但是你得給朕看看你有沒有這個能力勝任。
隨後,于志寧、王珪、蘇世長等人先後站出來,闡述工部的運作理念,以及他們上任之後,將會怎麼去做。
這其中,蘇世長自然說法偏向皇帝的既定政策,即用草原奴隸鋪設水泥路,聯通中原各個大城之間的通道,除此之外還有關乎工部人員結構調整,以及吸納官員的衡量標準等等等。
嗯,這就相當於面試一樣。
于志寧、王珪的說法其實和蘇世長也大差不差,沒有多少地方存在很大的差異。
唯一不同的是,他們倆人都認為短時間內不可能快速聯通中原各地的通道,還需穩步慢來。
說來說去,沒什麼新意,很多東西都是李智雲和政事堂相國們早就議定的東西。
這讓他不免失望,這幾個人,只是要那個位置,根本沒想過要怎麼去讓工部變得更好。換而言之,他們只是想要工部尚書的權位。
是故,李智雲在聽完他們的話後,直接排除了于志寧和王珪。剩下的蘇世長是自己人,暫時觀察一二。
除卻他們三人之外,還有一些各部侍郎都有出來秀理解,包括工部的也是。
聽了一個多時辰,李智雲有些昏昏欲睡。
這時候,一直覺得和自己沒關係的宋州刺史崔民幹忽然被崔敦禮給輕輕推出去。
“你?”崔民幹愣愣的看著族兄弟。
崔敦禮小聲道:“試試吧,不妨事。”
聞言,崔民幹頓時無語,這東西還能試試的?
不過,他轉念一想也是,試試就試試,行不行無所謂,就當在皇帝面前露個臉了。
眾人見崔民幹走出來也沒什麼反應,因為剛剛也有幾個述職的刺史跳出來碰機會的。
他走出去,躬身道:“啟稟陛下,臣以為,工部負責道路、宮殿等修繕工作,應當以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大的成功,最好是......”
反正就是說嘛,崔民幹以自己的理解說了一番。
文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