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年!

人生有多少個十幾年?

如果杜如晦真的一直穩坐尚書省主官的位置,那麼他們這些人將來就算有機會進入中樞政事堂,那也無法和杜如晦比擬。更別說,此人還有皇帝陛下的信賴。

簡在帝心!

想到這裡,韋挺整個人也有些恍惚。他倒不是一定要和杜如晦比較,他只是心裡不平衡。因為,他覺得杜如晦能做得好,他自己其實也能做得好。

而他所欠缺的,或者說嫉妒的,無奈的,其實是自己當初跟錯了人,投資失敗。

現在看著別人成功,心裡面自然有著巨大的落差。這份落差在他心裡,漸漸的演變成攀比和不甘。

“我們或許真的該談談。”

聞言,王珪嘴角一勾,“走吧,近來我府上送來不少新茶,一起嚐嚐?”

“那我可叨擾了。”

王珪府邸。

倆人用過香茗之後,相對跪坐。王珪也購置了桌椅,但他已經習慣跪坐。再者,跪坐著,方便他烤火取暖,以及用羊毛毯蓋著雙膝。

韋挺將喝剩下的茶水澆在茶壺上,說道:“陛下告訴我,這麼做有助於讓茶壺散發香氣。”

“是麼,我倒是不知道。”王珪笑了笑,旋即道:“其實我們謀劃那個位置,不是不可以,我們也不需要去求別人,只要讓陛下得到他想要的東西,我們就能成功。”

“那麼,陛下想要什麼?”韋挺問。

王珪道:“要知道一個人需要什麼,首先得知道他做了什麼。”

“打仗?”韋挺蹙眉,“我能想到的,貌似只有這個。雖說因為天災的關係,朝廷已經沒怎麼動兵,但是草原那邊卻沒安生過。你的意思是說,我們支援陛下發動戰爭?”

“不。”王珪搖搖頭,“就算沒有我們的支援,朝中的武將們也會全力支援陛下,我們在這件事情上的作為並不大。”

“那你什麼意思?”韋挺不解。

王珪道:“你別忘了,兩崔那邊,可始終沒有向陛下低頭。”

“你不會想讓兩崔來朝吧?”韋挺想了想,搖頭道:“此事非常之難,那些人的心思你不是不知道。他們從前沒有對先帝臣服,現在更不可能對陛下臣服,或者說,他們現在這樣悄無聲息,其實就是一種妥協。”

他覺得王珪異想天開了,博陵崔氏和清河崔氏,可不是那麼容易做皇帝臣子的家族。

倒不是說他們有造反之心,而是說,這兩個家族,對於朝廷其實一直都是端著的那種。

既不親近,也不反對。

簡而言之,他們不大看得上李唐皇室。

王珪道:“我與尚書左司郎中崔義玄有些交情。”

“他恐怕代表不了清河崔氏吧。”韋挺蹙眉說道:“光憑他一人可做不了什麼。”

“我知道,但是我們需要慢慢來不是麼,據我猜測,工部尚書的位置,陛下會在年後決定,我們還有時間。”

韋挺覺得這件事情的成功率不大,但也沒有直接反對,“好吧,你去做吧,如果需要幫忙,我會盡量幫助你。”

“好。”

崔府。

身為尚書左司郎中,崔義玄平常的時候也挺忙碌的,不過年節將至,他也是漸漸歇息下來。

和那些自命清高的清河崔氏族人不同,崔義玄在隋末的時候,跟著李密混過,很顯然是個有心氣,有出人頭地想法的人。

只可惜,到目前為止,他混的都比較普通,平常皇帝也沒如何高看他一眼。

其實他知道,皇帝對兩崔沒有貢獻人才,非常的不滿,但是他也沒什麼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