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其他人,牽扯的又有點多,不能腦袋一拍就決定誰來做這個工部尚書之位。

不久後,楊士貴在貞觀四年最後一次大朝會上請辭,皇帝再三挽留,楊士貴再三拒絕。於是,皇帝同意,並加封楊士貴為隆國公,賞賜金銀綢緞。

同時,任命給事中杜楚客為鄧州刺史。

工部尚書之位空缺出來,讓朝廷諸公再度湧起心思。縱然這是六部之中排名不顯的工部,可一部尚書之位,還是非常誘人的。

因為自貞觀皇帝登基以來,凡晉升相國的,多少都有在六部任職的經歷。

朱雀大街。

“熱湯條兒!滑嫩的熱湯條兒。”

“鮮魚湯,喝一口暖身暖心。”

“瞧一瞧看一看,水磨手抓餅......”

小販們推著小車,在大街上叫賣。

以往,朝廷是不允許小販們在朱雀大街擺攤,但是後來李智雲決定,年節的十幾日,允許小販們在朱雀大街叫賣,算是給長安新增點過年的氣氛。

“兩份鮮魚湯。”

“好嘞,貴人您稍等。”

兩名官員在路邊停下,叫住小販,要了兩份鮮魚湯。

倆人裹緊大氅,各自端著鮮魚湯,立在路邊,一邊喝湯一邊說著話。

“韋兄,此番工部尚書之位,你覺得誰能拿下?”王珪抿了一口魚湯,暗道好鮮。

“怎麼,王兄有心?”韋挺兩隻手捧著茶碗暖手。他目光落在小販的煤爐上,心道皇帝陛下可真是厲害,拿出的蜂窩煤,竟是給長安的小販們多了一條生財之道。

王珪毫不避諱的問道:“你就沒想過?”

“想過。”韋挺承認,喝了一口鮮魚湯,在這寒風裡,只覺得通體舒坦無比。

接著道:“可是,你要知道我們的身份,陛下會不會用我們還是兩說。”

作為李建成的舊臣,皇帝雖然重用他們,不歧視他們,但實際上他們的‘過往’卻是一直存在,始終都有一點尷尬。

王珪搖頭道:“不然,房玄齡貴為刑部尚書,還曾經是秦王心腹呢。”

“這不一樣。”韋挺說。

他們當初可是跟著李建成造反,遭到陛下的鎮壓,而房玄齡那算得了什麼,畢竟早死的秦王可沒造反。

王珪咕嚕咕嚕喝掉燙嘴的鮮魚湯,取出六枚銅錢,連同空碗一起交給小販。

“既然你有顧慮,那我們就不必再說了。”

說著,他轉身離去。

見狀,韋挺搖搖頭,喝光魚湯,將碗交給小販,追著王珪而去。

“王兄,你等等。”韋挺追上他,二人齊肩,說道:“並非是我有顧慮,而是我覺得我們謀求的機會不大。”

“總要試試,否則,你我還要蹉跎多久?”王珪道:“看看杜如晦吧,現在都是尚書左僕射了,我們再不努力,將來只能一輩子仰人鼻息。”

杜如晦麼。

提起這個,韋挺也是一陣沉默。作為皇帝的潛邸大臣,以杜如晦受到的信重,和他自己的年紀來看,此人最起碼要在尚書省主官位置上待十幾年。

文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