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其他人走後,杜如晦忍不住說道:“陛下,這麼做是否有些操之過急了呢?”

雖然他是京兆杜氏出身,但他更是皇帝心腹,自然更偏向皇帝,而且,以他的眼光自然能看出來,攤丁入畝乃是弱世家,強百姓的良制。

但是現在,大唐朝野,還是世家林立,於此刻丟擲這樣的制度,無異於是在挑釁天下世家。

薛收也說道:“陛下,此番洛州和鄭州嘗試實行此制,雖有鄭氏可以拿捏,使其配合,可將來呢?”

他的言下之意就是,不是每次都有鄭氏被拿捏的。

李智雲笑了笑,“不用擔心,將來,朕也有其他辦法讓他們配合朕。”

果然,陛下是鐵了心要用攤丁入畝替代租庸調製度。

杜如晦問道:“陛下可否告訴臣,將來要怎麼做?”

“不要著急,你們會知道的。”李智雲道:“朕現在可以告訴你們的是,朕不會學楊廣。”

聞言,杜如晦和薛收稍稍安心,他們就怕皇帝步子邁的太大,到時候收不住,引起禍端。

薛收道:“既然如此,那臣沒有意見。不過,要在洛州和鄭州嘗試此制,若無地方配合,只怕也是難以成事。戴胃雖然有才,但是讓他主導此事,只怕會要些時間。”

要些時間已經是薛收委婉的說法,他的本意是提醒皇帝,就算朝廷在中原有田分給百姓,實行此制,但若是沒有地頭蛇配合,那也會難以成事。

這一點,李智雲早已考慮到了。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這種情況,他怎麼可能想不到。

“朕已經決定,調鄭善果為民部郎中,讓他配合戴胃行事。”

聞言,杜如晦和薛收頓時瞭然。

如果滎陽鄭氏願意配合朝廷,那麼中原一代的地頭蛇,就能夠有效的打壓,甚至強迫他們配合。

而鄭氏會配合嗎?

答桉是肯定的,鄭氏不敢不配合!

除非鄭氏想死,否則他們現在根本沒底氣拒絕皇帝的意思。

隔日,大朝之上,李智雲正式提出在洛州和鄭州實行攤丁畝制度,不出預料,七八成的大臣都表示反對。

然後,李智雲將鄭善果上的奏疏扔給大臣們看。

看完後,世家出身的大臣們像是見鬼一樣。

滎陽鄭氏居然願意主動把田獻給朝廷,然後配合朝廷分給百姓,這特麼也太離譜了吧。

隨後,李智雲又保證,此制只會在洛州和鄭州嘗試,其他各州暫不考慮。

雖然有的大臣覺得這件事情一旦開了口子,以後肯定不好收拾,但是他們也不好拒絕。

拿人手短啊!

羊毛在草原賣的相當火熱,香皂和茶葉更是經銷西域,若是和皇帝對著幹,皇帝會不會收回他們的經銷權?

這個問題,讓他們陷入兩難之境。

一方面是錢,一方面是田,真的很難抉擇。

互相扯皮了三四天,直到鄭善果奉旨從壁州入京,這件事情才算了結。

因為,鄭善果在太極殿的表現,比舔狗還舔狗。

他說;陛下的意思,就是鄭氏的意思,陛下說攤丁入畝好,鄭氏一定會全力配合!

當然,說的沒有這麼直白,不過意思就是這麼個意思。

這下子,大臣們無語了。

當事人都覺得沒問題,他們反對有什麼用?

論影響力,中原一帶,自然是滎陽鄭氏首屈一指,他們都願意拿田出來配合朝廷,其他人說什麼有用嗎?

有不少世家大臣私下裡問鄭善果到底是怎麼想的,怎麼能自斷手腳。

鄭善果大義凌然的告訴他們;滎陽鄭氏,永遠忠於陛下,忠於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