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炷香時間過去,幾位相國相繼回過神。

中書令楊恭仁帶頭反對,言辭懇切的規勸皇帝。

“陛下,租庸調之制與均田制,乃是先帝欽定,且目前運轉情況十分良好。若是貿然實行攤丁入畝,只怕不妥,臣懇請陛下三思。此外,臣覺得,自貞觀開年以來,各地災害不斷,民不聊生,眼下大唐百姓急需休養生息,而不是改變稅賦之制。”

說完,似是覺得自己說的有點武斷,怕惹得皇帝發怒,他旋即又補充道:“當然,臣以為此制也有合理的地方,不過現在不宜在大唐推廣,陛下不妨再等兩年,看看情況。”

等兩年?

兩年後你們又反對,然後又是兩年,兩年之後又是兩年,那特麼得多少年?

李智雲暗自腹誹。

在楊恭仁看來,皇帝簡直就是在瞎幾把亂搞,其胡作非為的嚴重程度,能與楊廣相提並論。

甚至,他覺得皇帝推行的攤丁入畝制度,要比楊廣做的還離譜。楊廣只是遷都,把關隴人派去高句麗送死。

可皇帝呢?

他居然想直接挖掉世家的根子。

楊恭仁都不敢細想,一旦這個攤丁入畝制度被推行,到時候全天下的世家會幹什麼瘋狂的事情。

納言陳叔達亦是跟著反對,“陛下,臣以為中書令所言有理。恕臣直言,此制若是推行,世家不寧,天下不安。”

快人快語,直入問題核心,這就是陳叔達的核心意思。

緊跟著,李叔良也說道:“陛下,此制不妥,還是蕭規曹隨,按照先帝之制吧。”

你還知道蕭規曹隨?

李智雲訝異的看了一眼這位文盲皇叔。

杜如晦捏著紙張,抿嘴不語。他此刻實在不知道該說什麼好,這種大事,陛下應該和他商量一下才是。現在貿然提出來,這不是等於告訴天下世家,朝廷要動他們麼。

而且,杜如晦個人也覺得皇帝太冒進了。

於是他說道:“陛下,臣私以為,此事還需多多商議。租庸調之制與均田制,乃是前朝時期就執行良好的制度。且,若要行此制,則要丈量天下田畝,統計人口,此非一朝一夕之功,還請陛下明見。”

剩下的薛收也勸皇帝三思。

溫彥博則反對此制。

李智雲並不意外幾位相國的反對,這種東西拿出來,無異於阿美利加大統領忽然對心腹們說;從明天開始,我們高舉赤色大旗!

“你們說的不無道理,朕都知道。”

知道你還瞎幾把亂搞?

楊恭仁心裡腹誹。

皇帝什麼都好,就是有時候想法過於天馬行空。

李智雲端起茶盞,輕抿一口,而後話音一轉。

“誰說朕要推廣此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