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落滿長安每一寸土地的時候,大唐正式從武德九年邁入貞觀元年。

有的時候,李智雲會無聊的猜想,或許是命運的緣故,武德這個年號,終究只能延續九年,而貞觀這個年號也再次出現,完美的和原本的歷史契合。

不同的是,進入貞觀年的大唐,不用再擔心突厥的侵襲。

在武德年的最後一次大朝上,李智雲和百官定下基調,十年之內不會再掀起等同於剿滅突厥這樣的大規模國戰。

原本,百官是想讓皇帝刀槍入庫,馬放南山,但是被李智雲強烈拒絕,只能改換政策。

在李智雲看來,突厥消亡,並不意味著戰爭結束。相反的,為了帝國的擴張,戰爭是不可避免的。

好訊息是,除了突厥能讓大唐全力以赴的打國戰,剩下的周邊小國或是異族,不用這般大費周折的屯糧打仗。

長樂殿前。

晉陽公主和幾個皇子公主正在打雪仗,幾個小傢伙吵吵鬧鬧的跑來跑去,嚇得服侍在側的宮女們心驚膽戰。

殿內。

李智雲陪著皇后,以及眾妃嬪正在捯飭一件東西。

珍妮紡紗機!

楊皇后也是精於女紅的,在李智雲演示一遍過後,她便快速上手操作,一根根棉線出現,意味著手工業大幅度走向成熟。

“這飛梭,果真厲害。”楊皇后如此說。

李智雲嘴角微翹,除卻飛梭,他還在珍妮機上略作改進。

“羊毛也是利器。”李智雲感慨一聲。

將來羊毛褲暢銷草原,什麼寶石金銀奴隸,還不是想要多少要多少。

有句話怎麼說來著,男耕女織。

均田已經推行的差不多,剩下的便是女織。

他打算一邊鼓勵民間織布自給自足,售賣。一邊掠奪異族女人回來,組織大工廠,生產羊毛織品。

如此,可暢銷海內外,大肆斂財。

白糖收益,讓李智雲乾癟的內帑再度充實,組建大工廠沒有太大問題。

眼下,缺少的是人手。

異族女人暫時是不用想了,因為沒有。突厥的女人都被李智雲賜給了有功將士。

是故,第一批招募的女工,只能是漢女。

“陛下放下,親蠶禮,臣妾會全力以赴。”楊皇后鄭重的說。

李智雲頷首。

天子親耕,皇后親蠶。

這是古制。

韋貴妃問道:“除卻羊毛,不知蠶絲等物可否在這織機上就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