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久之後,長孫無忌面帶愧色道:“我對不起你,為兄這一生都對不起你。昔年,為求存活,我盼你嫁給二郎。現在,我......”

“別說了。”長孫氏不想回憶曾經,說道:“二郎也好,皇帝也罷,我從沒有怪過兄長。”

兄妹倆人兒時吃過的苦,讓他們永生難忘。

長孫氏接著道:“兄長接下來有什麼打算嗎?”

“不知道,方回長安,物是人非,我打算先看看。”

“也好。”長孫氏道:“多看看,少走錯路。”

便在此時,奴婢走了進來。

“王妃,陛下又派人送來賞賜。”

聞言,兄妹倆相顧無言。

政事堂。

近來,李智雲並沒有因為突厥的滅亡而減少政務。相反的,因為乾死了突厥,周邊的小國得到訊息,紛紛來朝拜碼頭,讓他好一陣忙碌。

閒暇得空,他又見了不少大臣,商議明年的事宜。除此之外,還有各地的官吏考核也都陸續送進長安。

總的而言,作為皇帝,他其實沒有多少私人空間。

“有一段時間沒去看看觀音婢了。”他一隻手下意識的開啟奏疏,喃喃的說。

不遠處,房玄齡正在認認真真的處理政務。

皇帝待他不可謂不厚,漸漸的,他也認真的幫助皇帝。

高良忠悄悄走進來,來到皇帝身邊,低聲道:“陛下,東西都送過去了。”

“哦。”李智雲點點頭,餘光瞥見高良忠身上似有水汽。

“下雨了?”他問。

高良忠道:“落雪花了。”

雪花?

李智雲臉色變得不太好看,明年、後年、大後年,不好過啊。

“召民部尚書來議事。”

“是。”

雖說打突厥近乎掏空了庫倉,但是明年的災害,他卻是不得不防備一二。

日子過的很快,一轉眼就進入十二月。

這段時間,發生了一些事情。禮部尚書燕國公於世虔病故,李智雲再三考慮,平調趙慈景為禮部尚書,兵部尚書由李靖接任。

同時,于志寧也被於世虔在臨死前推薦給朝廷。李智雲任命其為中書侍郎,算是給於氏一記安撫。

太極殿大朝,武德九年的最後一次大朝。

首先,君臣們一起回顧了武德九年的得失,其次總結經驗,再次便是彌補措施,最後,展望明年。

剛上任的禮部尚書趙慈景出列,手捧笏板,稟報道:“陛下,突厥敗亡乃是大事,自此以後,我朝不再仰人鼻息。臣請陛下,更改年號,以示新朝氣象。”

“臣附議。”魏徵道:“武德乃先帝年號,戰亂已畢,請陛下邁向新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