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州打仗,關中這邊已經開始準備春耕翻土。在朝廷的推動下,曲轅犁經過冬小麥種植的試驗,已經證明其效率遠超舊犁,於是年節方過,工部命關中各州縣分發第一批曲轅犁,交給百姓耕種。

無償分發!

這一舉動,立即為李智雲贏得了大量庶民的感恩戴德。雖說不能人人都能分到曲轅犁,但是朝廷做出來的姿態,無疑是在釋放一個訊號。

新太子重視農耕!

這就足夠了,百姓們要的就是一個能夠給他們老老實實種田的朝廷。

像楊廣那樣喜歡折騰的君主,百姓們不喜歡。

而且,太子已經下令,放開曲轅犁製造的技術,天下各地工匠都可以彷制。

曲轅犁製造所用材料並不貴重,這就意味著遲早人人都能擁有曲轅犁。

而李智雲也是暫時放下對幽州戰事的關注,尋機會視察了一遍流民開墾種植的冬小麥。

效果還不錯,應該能收穫不少。

新豐。

李智雲帶著幾名大臣,沿途檢視曲轅犁的使用情況。

有時候,遇見一兩個還未熟練使用曲轅犁的老農,李智雲便會親自下田給他們示範,手把手教導。

田埂上,看著太子熟練的耕田,裴矩滿臉的不可思議。

他從未想過,太子李智雲居然會這麼熟練的耕地。這簡直不像是個世家子弟,倒像是泥腿子出身。

“不可思議。”他捋著鬍鬚。

由不得他不震驚,因為聖人沒做皇帝之前,那也是貴族出身。在周隋兩朝,作為八柱國後代的李淵,那也是實打實的關隴貴族,家境殷實。

在這種情況下,李智雲作為貴族子弟,居然會熟練的耕地,這難道不讓人震驚嗎?

裴寂抿抿嘴,沒有說話。事實上他也沒什麼可說的,現在他在政事堂就是吉祥物,有他和沒他,大體上沒什麼區別。

不過,好在他已向太子低頭,最起碼不用擔心將來被太子一刀剁掉腦袋。

須臾,李智雲踩著一雙泥腿,徑直坐在田埂上。

太子都坐下了,陪伴而來的臣子們自然得席地而跪坐。

裴矩笑著道:“太子讓老臣大開眼界了。”

“哦,裴公此言何意?”李智雲喝了口水,笑著問。

“殿下親耕農事,實乃明主也。”

不要臉!

裴寂暗暗嘲諷,這個裴矩真是毫無節操。不就耕地麼,古來會耕地的太子又不少。

李智雲擺擺手,笑著道:“國之本,在農。庶民不安,天下亦不安。隋煬帝罔顧百姓,孤自當以他為戒。”

說起來,李智雲其實非常感慨。漢人其實非常的奇怪,他們一邊可以忍受貴族極大的剝削,一邊又會在忍無可忍的時候發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義舉。

換而言之,漢人底線很低,低到只要有一口飯吃,他們就不會和朝廷作對。

同樣的,漢人底線也很高。

高到,可以直接挑釁巍峨皇權。

秦末之時,庶民無氏,儘管如此,他們卻敢揭竿而起,甚至發出一句直到兩千年後都讓漢人不能忘記的話。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僅這一句話,便讓貴族在華夏成為了一個笑話。

君不見,新世紀的大嚶弟國居然還講可笑的血脈論,還論所謂的貴族禮儀。

漢人呢,從不把貴族放在眼裡。他們敬畏崇拜的從來不是貴族血脈,而是貴族掌握的權力。

或許,可以用一個詞解釋。那便是,圓滑!

有一句話叫‘大丈夫頭可斷,血可流,可殺不可辱’。還有一句話叫做‘大丈夫能屈能伸’。

很不可思議,這就是漢人的處世之道。從來不是一味的屈服,更不是一味的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