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李孝常謀反,李智雲有歷史記憶,並不意外。杜才幹謀反他也不意外,因為萬年行宮之變那一夜,拂衣的人在東宮廢墟里,找到了杜才幹和李建成往來的信件。他此前不動杜才幹,主要是因為滑州地小兵寡, 根本不需要特意關注,只等搞定韋雲起和任瑰,他就會藉口處置杜才幹。

可是,長孫安業也要造反,他是想象不到的。

想起歷史上這沙雕也造李世民的反,好像也不是什麼不能接受的事情。

要知道,長孫安業可是秦王妃長孫氏的同父異母兄。

換句話說, 這智障在歷史上放著皇后哥哥的身份不要,去幹殺頭的煞筆事。

武德六年六月十二,蘇烈以七百人潛入衛州,生擒長孫安業,已經秘密控制衛州。

過程很順利,順利的讓蘇烈覺得自己過於重視長孫安業這個沙雕了。

他很順利的在府上抓住醉酒的長孫安業,然後搜出他和杜才幹的往來信件。

同時,利州都督李孝常,滑州都督杜才幹,紛紛起兵,釋出討伐李智雲的檄文,誓師出征。

一時之間,兩地叛亂,引的朝野略起波瀾。

不過很快, 朝廷就給出了反應。

釋出檄文,討伐逆賊。

柴紹將兵出岐州,夏侯端將兵出梓州, 合擊李孝常。

懷州總管黃君漢與程咬金各領兵馬,征剿杜才幹。

神策府。

“有意思。”李智雲將一封來自蘇烈的密信交給薛元敬。

後者看完後, 笑著道:“這個長孫安業認真的麼,要造反還喝的酩酊大醉,竟能被蘇將軍輕易拿下,愚不可及。”

薛收道:“這並不奇怪,我聽說,這個長孫安業嗜酒如命,且素來不務正業。他這個衛州刺史的職位,也是秦王在時,坐鎮陝東道送給他的。”

“相比較這個,我更好奇他為什麼造反?”李智雲略微感興趣道:“李孝常也好,杜才幹也罷,他們都和廢太子有往來,可是長孫安業,他是什麼意思?”

聞言,薛收和薛元敬面面相覷,他們也想不明白。

想了一會兒沒什麼結果,李智雲也沒有糾結,說道:“衛州已經被蘇烈控制,杜才幹慌亂起兵, 三面被圍, 只等李君羨抵達, 他敗局已定。”

說著,他進而問道:“柴紹那邊如何?”

薛收拱手道:“克明來信,一切順利,大軍已經進入梁州,不日將兵駐利州三泉。梓州刺史夏侯端奉命,徵兵兩千,北進始州。”

“好。”李智雲道:“李孝常既然在利州造反,那就在利州終結一切吧。”

“是。”

秦王府。

因為那一夜的變故,秦王府被屠戮殆盡,秦王妃和秦王的幾位側室因為去送葬秦王的關係躲過一劫,李麗質僥倖被淮陽王所救。丈夫死了,兒子死了,人都死完了,諾大的府邸,只有長孫氏和她女兒生活,自然也不需要多少人服侍。

因此,昔日熱鬧的秦王府,而今已經變得冷清。

長孫氏在庭院裡抱著女兒,看著鬱鬱蔥蔥的花園發愣。她已不復以往的豐腴美豔,因為一系列打擊,讓她消瘦清減很多。若非放不下女兒,她早已去陪丈夫。

如果說,她從前活著是為了照顧兒子,以及找到謀害夫君的兇手,那麼現在,她除了女兒,了無牽掛。

畢竟,朝廷已經查明,秦王是廢太子和齊王害死的。

而廢太子和齊王,也已經伏法。

雖說李建成害死秦王的事情沒有宣之於眾,但是卻已經查清了真相,並沒有刻意隱瞞。

朝廷不將這件事情廣而告之,主要是為了顧及臉面。廢太子造反弒君已是醜聞,若是再曝出這件事情,更是醜聞。是故,在李淵的意思下,廢太子害死秦王的事情,選擇了冷處理。

即,確認真相,但是沒有大肆宣傳。

只是,每每想起丈夫兒子,她還是忍不住心痛。

便在此時,一名侍女快步來到她身邊。

“王妃,出大事了。”

“什麼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