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將至懷州計策已定(第1/2頁)
章節報錯
滑州。
臨近大河,地處衝要,位居中原腹心。李密、王世充等人還活著的時候,曾圍繞滑州展開多次大戰。偶爾竇建德欲南下,有時候也會借道此地。
隨著河北平定,滑州戰略地位急劇下降,都督杜才幹手中掌握的兵馬也被朝廷一削再削。不遠的將來, 滑州將會取消都督,改任刺史治理此地。
而這,是杜才幹無法接受的。
想當年,他也是參加瓦崗起義的一員,而且是李密身邊的肱骨大將。後來李密戰敗,杜才幹歸順王世充。
這是瓦崗舊將的分界點,如秦瓊等人直接歸順唐朝, 而杜才幹則是先歸順王世充,後來見王世充不敵唐軍,才繼而歸順唐朝。
而此時,唐廷內部太子秦王相爭,他以兵秘密投效東宮,獲得李建成支援,這才坐穩滑州都督職位。
可隨著萬年行宮之變訊息傳遍天下,杜才幹無法接受太子敗亡的殘酷事實。
這個時候,李孝常派人聯絡他,欲起兵勤王,重振朝綱。
他答應了!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隋末天下大亂,乃是一次利益分割之局。他出身京兆杜氏偏房,名為貴族實為寒門,只能發於行伍。原本他以為跟著關隴出身的李密會成功,結果失敗。後來他覺得王世充能成事情,於是又跟著王世充, 還在王世充的幫忙下迎娶了范陽盧氏女,可是後來王世充又敗了!
第三次, 他投靠了李建成。這一次, 他覺得自己一定能成功,因為李唐必將一統天下,而李建成身為東宮儲君,將來也一定會登基為帝。
最重要的是,李建成手下戰將稀少,東宮是他最好的發揮舞臺。
可是他萬萬沒想到,板上釘釘的事情,居然失敗了!
太子謀反被殺,齊王賜死,最後得了便宜的人是楚王李智雲!
任何一位皇子得便宜,他都會在謀反的事情上考慮再三,但是唯獨李智雲,他不能容忍。
實際上,他和李智雲並無仇怨,甚至互不相識。但是,他和神策府中的瓦崗舊將,關係可差得很!
這些往事說來話長,簡而言之,杜才幹和徐世績關係不錯,他在徐世績那裡聽到, 當年秦瓊等人投靠李唐,乃是因為李君羨勸說。這讓他很不高興,明明大家都是兄弟,為什麼你們有選擇卻不告訴我,偏偏把我一個人丟下。
正因如此,投降大唐以後,他從未和秦瓊等人聯絡過。
甚至,懷州總管黃君漢,他也沒有聯絡。
放下書信,杜才幹輕輕呼口氣,揉揉眼簾。
“都下去準備吧。”
“是。”幕僚校尉們紛紛拱手退下。
他將李孝常給他的書信放在燭火上引燃,丟在地上,看著書信燒成灰燼。
少頃之時,夫人盧從壁步入書房。
此女出身范陽盧氏南祖房,其祖父盧愷是前隋禮部尚書,兼吏部尚書之職,其父盧法壽為泗州司馬。
盧從壁長得花容月貌,腰細臀肥,身姿挺立,尤其,此女胸脯飽滿異常。
歷史上,此女是李治奶媽。
“夫人來了。”杜才幹起身迎接。
盧從壁微微頷首,問道:“夫君欲起事?”
“夫人何以得知?”杜才幹一驚。
“近日,與夫君往來者皆滑州上下軍將,自河北平定,中原復歸平穩,幾無動兵之機,夫君召見軍將,豈有他用?”
“不愧是夫人。”杜才幹問道:“夫人慾阻為夫?”
盧從壁問道:“妾想知道,夫君緣何起事?”
杜才幹來回踱步少許,言道:“夫人想必知道萬年行宮之變的訊息吧。”
盧從壁微微點頭,這麼大的事情,誰又不知道呢,畢竟謀反的是一國儲君。
杜才幹道:“當年,為夫能投太子門下,坐穩滑州都督之職,多虧盧公牽線搭橋,而今太子為逆賊所害,盧公流放,吾豈能視而不見,當提兵叩關,以還太子清白,奉聖人還朝。”
盧公,即太子率更令,范陽郡公,盧赤松。
雖說盧赤松出身北祖大房嫡系,盧從壁出身南祖房,但是一筆寫不出來兩個盧字。杜才幹掌軍,乃是太子急需人物,盧赤松自然願意拉攏這個盧氏婿。
對杜才幹的話,盧從壁並不相信。以她飽讀詩書的智慧豈能不明白,杜才幹只怕是擔心朝廷清算東宮舊臣,找他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