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楚王還是不懂(第2/2頁)
章節報錯
“楚王。”
“兒臣在。”
“你覺得誰往河西合適?”
李智雲心思百轉,老李連續否定鄭善果和竇璡,真的是因為他們的履歷小黑點嗎?
不一定。
竇璡和鄭善果的爭鬥,就是秦王和太子的爭鬥。老李否定這兩個人,很顯然是不想從太子系和秦王系裡面選人去河西。
如此一來,老李其實是想要讓自己的人去河西。
想到這裡,李智雲心裡有譜,他心思一動。
“父皇,兒臣以為,工部武尚書、中書侍郎唐公,殿中侍御史裴公、黃門侍郎楊公,四人皆可。”
裴寂嘴角一抽,楚王這人真尼瑪比離譜,要麼裝傻,要麼糊弄。讓你推薦人,你倒好,直接塞四個。
你擱這兒選秀呢?
竇威、竇抗等人都十分無語,好傢伙,楚王不開口就算了,一開口就讓人做選擇,還不如不開口。
不過竇威畢竟是人老成精,他很快就看清楚,楚王提議的四個人既不是秦王系的人,也不是太子系的人,很顯然,楚王還是在和稀泥,只不過這次換了個方式。
哼,楚王果然還是膿包。會打仗又怎麼樣,小廢物一個。
老李呢,有些心塞。他以為楚王會提名一個,好傢伙,直接來四個。
說了等於沒說。
人群之中,工部尚書武士彠有些驚訝,他沒想到楚王還記得他這個毫無存在感的工部尚書。至於中書侍郎唐儉、殿中侍御史裴矩、黃門侍郎楊恭仁三人則有些錯愕,因為他們習慣了打醬油,萬沒想到自己的名字也會出現。而且,推薦的人還是楚王。
他想幹嘛?
秦王在一旁低聲提醒,“智雲,你說的再仔細些。”
潛意思就是,小老弟,你說的人不行。
李淵也提醒道:“智雲,這四人皆乃我大唐肱骨之臣,誰去都可以,你這是讓朕做選擇?”
“兒臣豈敢。”李智雲連忙擦擦鬢角的汗水,有些緊張。
見狀,李淵暗笑,智雲果然還是不懂啊。
“那你說說,誰最合適。”
他之所以逮著李智雲不放,並不是一定要李智雲給他正確答案。他只是不想聽太子和秦王吵來吵去,因為他根本沒打算讓太子和秦王的人去河西。
李智雲低頭思考一會兒,說道:“兒臣覺得,裴公和楊公更合適一些。”
“為什麼?”李淵問。
李智雲道:“裴公曾在前隋開皇年間安撫嶺南二十餘州,經略西域,對外經驗老道。楊公在前隋仁壽年間擔任甘州刺史,熟悉西北情況。他們二人,再合適不過。”
中肯之言。
李智雲說完,一時之間無人反駁。
因為沒辦法反駁。
畢竟,這是裴矩和楊恭仁履歷上記載的,在場的人基本上都清楚,反駁不了。
總的來說,他說的很有道理。
文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