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老楊闊以的(第1/2頁)
章節報錯
老李也很驚訝,說句實在話,老李沒打算李智雲給他說個子醜寅卯出來。
但是,當楚王將裴矩和楊恭仁的履歷說開,好傢伙,還真挺有道理。
想到這裡,老李頓時又有些不開心。原來你小子腦筋不差啊,那你平常裝木頭人幹嘛。
糊弄朕?
李淵暗暗警告道:“智雲吶,這以後朝中諸事,你要多上上心。”
“遵命。”李智雲忙說道:“兒臣以後,一定多多向兩位皇兄請教。”
李建成和李世民這時候已經沒空管李智雲賣乖,他們還在想著裴矩和楊恭仁的事情。
他們又不傻,聽見李智雲的話後,立馬就明白,這倆人是極為合適的。
於是,鄭善果悄悄用眼神示意太子。
太子得到訊息,當即道:“父皇,兒臣以為五弟所言大善。裴公和楊公才是最合適之人,不過兒臣以為,裴公畢竟有經略西域的經歷,由裴公安撫河西,極為妥當。”
話說得很漂亮,但這並非是太子本意。其實楊恭仁和裴矩誰去都合適,但在太子這裡,最合適的是裴矩。
一來,他手底下暫時沒人可以推薦。二來,裴矩出身聞喜裴氏,山東士族,關係更親近,更好拉攏,推薦他最合適不過。
這一點,李世民心知肚明。
因此,他在太子說完後緊跟著說道:“兒臣倒是覺得楊公更合適,裴公經略西域時間過去甚久,只怕世事多變,而楊公擔任過甘州刺史,治下胡漢百姓各安其所,由他安撫河西,極為妥當。”
只要不讓太子的人去,李世民就能接受。
裴矩,在他心裡等同於半個太子的人。誰讓裴矩出身聞喜呢,誰讓聞喜裴氏和太原王氏關係好呢。
裴矩和楊恭仁則是一臉懵逼,他們真的只是吃瓜群眾。自從歸唐後,他們一直老實本分的做著分內之事,從沒有和太子以及秦王互相接觸。
不過,裴矩畢竟是官場老油子,很快就明白這是太子和秦王的鬥爭,他也懂太子為什麼推薦他。
因為,鄭善果看了他好幾次。
至於楊恭仁,則目光有些複雜的看了一眼李智雲。他以為,楚王這是在抬舉他。畢竟楚王妃是他侄女,楚王和他關係也有些親近。
這麼一想,老楊心裡忽然暖暖的。沒辦法,他這個前朝遺種在李唐其實並不怎麼受到待見,百官也不敢跟他過分走近。雖然老李一再表示楊恭仁是朕兄弟,鐵的,但是百官都懂,楊恭仁就是聖人拿出來做樣子的吉祥物,表明聖人胸襟廣闊的工具人。
大家都知道楊恭仁是弘農楊,跟隋楊沒有半毛錢關係,但誰讓隋文帝非要認弘農楊當祖宗呢,楊恭仁不承認也得承認,他就是前朝餘孽。
所以,老李再怎麼表示他和楊恭仁關係好,大家都對楊恭仁敬而遠之。
沒辦法,楊恭仁身上有前朝烙印,洗不掉的那種。
現在,楚王忽然抬舉自己,楊恭仁能不感動麼。
還是侄女婿靠得住啊。
太子、秦王、楚王,三人都覺得裴矩和楊恭仁OK,那麼其他人自然就自動淘汰,剩下裴矩和楊恭仁競爭。
李淵再問李智雲,“楚王,太子和秦王,各薦一人,你怎麼看?”
神特麼我怎麼看,說了多少遍,我叫李智雲,不叫李元芳,你只給我起名字,不記我名字的是吧。
“父皇,這次兒臣是真的不知道。”李智雲非常誠懇,非常‘慚愧’的對老李說。
李淵手指點點他,說道:“朝政議事,本就要暢所欲言,你不要怕說錯話,朕要你說。”
不說是不行的,老李打定主意,要好好培養李智雲,不能讓這小子天天划水。
在大唐,能划水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朕!
聞言,李智雲‘無奈’一嘆,說道:“兒臣覺得二哥說的有些道理。”
楊恭仁感動,真心感動。
裴矩面無表情,一直面無表情。
李世民想笑,想哈哈大笑,順便嘲諷太子是個傻叉。
讓你搶弟弟玩具,讓你搶弟弟軍隊,哈哈哈。
太子臉色黑的不能再黑,楚王果然因為雲陽軍的事情開始偏向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