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無忌想想,說道:“殿下說的,比屬下說的有道理。屬下的想法,更多的是猜測。”

“話也不能這麼說。”李世民道:“最起碼,我覺得太子動雲陽軍的時候,雲陽軍肯定有人通知楚王,這一點,你的猜測還是有幾分道理的。”

說完,眾人再度陷入沉思。

這件事情,表面上看不簡單,更何況深入分析呢。

不多時,于志寧道:“不管楚王有沒有暗中謀劃什麼,現在他和太子之間,必然會生分許多,甚至於敵視。”

“說得對。”李世民笑道:“太子謀奪雲陽軍是真,楚王排斥李瑗和鄭元璹也是真的,這一點做不得假。”

楚王不和太子在一起,他就高興。

于志寧道:“殿下,或許這次楚王回來,可以多和楚王接觸。”

李世民點點頭,他一直都在和楚王接觸,只是楚王一直若即若離,這一次倒是一個不錯的機會。

長孫無忌說道:“依我看來,不如趁著這個機會,讓太子憎恨楚王。”

“怎麼說?”李世民問。

長孫無忌分析道:“這次長平王被朱粲困在南陽,朝廷的說法是太子推薦李瑗是一個重大失誤,如此看來,聖人是想要讓李瑗來擔當這次兵敗的責任。我們不妨在大朝上順水推舟,不僅要聖人處置李瑗,更要處置鄭元璹,如此一來,太子和楚王必定互相不滿。”

眾人看向李世民,後者輕輕敲著額頭,半眯著眼,說道:“可以這麼做,但是不能由我們提出來,得在關鍵時候推一把。”

三人紛紛點頭。

緊跟著,于志寧提醒道:“殿下,太子如今越發渴望得到軍隊的支援,我們還是要再三小心,千萬不能大意。”

這一點,李世民自然是非常清楚,他如今手中握著大唐一半的精銳大軍,軍功也是朝中第一等,當然明白自己的優勢在什麼地方。

軍隊,重中之重,絕對不容有失。

說到這裡,李世民想起什麼,忽然說道:“此前進宮,父皇給本王的長子賜名承乾,你們覺得這個名字怎麼樣?”

三人面面相覷,旋即紛紛拱手祝賀。

“恭喜殿下,恭賀世子。”

李世民一笑,擺擺手,“今日你們都留下,陪本王痛飲幾杯。”

“遵命。”

三人笑著答應。

文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