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有獎勵也有懲罰(第1/2頁)
章節報錯
武德二年五月初五,楚王李智雲班師回朝。此番,雲陽軍大破朱粲,救下長平王,將南陽諸地納入大唐統治,著實讓李淵大鬆口氣。原因無二,主要是先前李叔良被困在南陽,險些讓他顏面喪盡。
“大唐皇帝令......”
武德殿內,重臣群至,六相、太子、秦王等人分列左右。大功臣楚王率領一眾將士躬身聆聽聖訓嘉獎。
李忠手中拿著黃紙,宣讀老李早就寫好的嘉獎詞,開頭不是什麼‘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而是‘大唐皇帝令’。
雖然某些官方文書稱呼大唐,但其實唐朝的國號就是一個字唐。所謂大唐,只是用來裝逼的,裝逼是人類的剛需,理解一下。
這次老李非常的高興,因此封賞也是越發的豪爽起來,加封李智雲多個榮譽頭銜,又賜他金銀珠寶,更是下令允許他自行分配此番繳獲的戰利品。
當然,讓李智雲最在意的是老李任命他為南陽都督,持節總管南陽諸軍事。
除卻李智雲的封賞,底下的謝叔方、秦瓊、杜如晦、段志玄、薛收等人也都相繼出現在聖旨中,受到嘉獎。或是加封任職,或是多加賞賜。其中生擒朱粲的秦瓊,更是得老李言語嘉獎,加封為楚王府馬軍總管。
“兒臣拜謝父皇。”李智雲叩拜。
“臣等拜謝陛下。”眾文武拜謝。
李淵笑得嘴巴合不攏,連忙虛扶,“免禮,起身。”
“謝父皇。”
“謝陛下。”
李淵笑著道:“智雲啊,你沒有令朕失望,南陽一戰,捷報朕都看了,打得非常好!”
朱粲死在南陽百姓手裡,有助於大唐收攏民心,李淵絲毫不介意李智雲沒把朱粲給抓來長安,反正,朱粲抓來長安還是死,沒多大區別。
“全賴父皇洪福,群臣策力,眾將一心,兒臣不敢居功。”
聞言,老李搖搖手,“你這孩子,在為父面前,怎麼還如此謙遜吶。”
李智雲尷尬一笑,他心說老李這高興過頭了吧,不就剷平一個朱粲,至於麼。又不是宰了王世充和竇建德,需要在群臣面前搞一出父慈子孝的戲碼麼。
實際上,老李高興的不是他剷平朱粲,而是他救下長平王挽救了皇帝的顏面,以及李智雲獨當一面的能力。
前者自然不用多說,主要是後者,讓老李心裡痛快舒暢。
不久前,永安王李孝基在陝州失利,緊跟著長平王在南陽失利,這讓不少的大臣在私下裡質疑他重用宗室將領毫無用處,令老李頗為惱火無奈。
現在李智雲大勝朱粲,足以讓那些人徹底閉嘴。同時,李淵也高興自己兒子能有大出息,這樣他以後也能放心的讓李智雲統軍征戰一方。
老二能打,老五也能打,他這個皇帝位置才能坐得穩。
李淵一直把老表楊廣當作反面教材,時時刻刻警醒自己。隋末天下大亂,隋楊宗室,竟無一人能夠力挽狂瀾。在老李看來,外人哪有自己人值得相信。
家國天下,用親戚,位置才能坐得穩。
當然,群臣看見李淵這副膩歪兒子的摸樣,心裡一陣惡寒。楚王打贏朱粲確實值得嘉獎,但你有必要在這麼多人面前表示你對兒子的舔犢之情麼。
噁心!
在群臣的心裡,嘉獎楚王不是重頭戲,因為從皇帝對楚王的嘉獎來看,很顯然稍遜色於秦王。這與他們打贏的對手不無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