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書接上回

事情有時候說變就變。可是,突然就有事情發生了,我的合夥人那天找到我,他一臉的嚴肅,好像有什麼重要的事情發生了一樣,我從來不曾看見過他這個樣子。

“劉總,公司的資金有點週轉不過來了,再這樣下去我怕是會停工啊,承包商已經快撐不住了,因為拖欠了工人工資,這個時候只有你的本事能從銀行弄來週轉資金啊。”

我一聽原來不是什麼大的事情,無論哪個地產專案都會發生的,就一口應承下來,馬上給我銀行的老朋友老張打了個電話,讓他們儘快安排資金到位。

“這個……,老劉啊,這麼大的事情你都不知道嗎?最近你都在哪個國家啊?恐怕達次你要依靠自己的力量了。“電話裡,老張的語氣似乎非常為難。

我一聽就火了;“你這叫什麼話嘛,我專案開始的時候,你們拍著胸脯說資金的問題包在你們身上,我們之間還有貸款協議的,怎麼現在這麼關鍵的時候和我說這樣的話,你知道你們不給貸款的後果是什麼?我會破產的!你是不是在開玩笑啊?

老張萬般無奈地說:“不是我們要難為你,老劉,就在27號國務院下了命令,把房地產開發的自有資金比例提高了10個百分點,況且你們專案的用地審批程式上還有漏洞,根據新的宏觀調控政策,叫停都是有可能的。無論從哪一方面來說,我們再貨款給你都不合適了。”

一向以朋友自居的老張竟然和我打起了官腔,讓我骨子裡泛起一種不寒而慄的感覺,我的直覺告訴我要有大事發生了。

我放棄了下午和林蔭一起選衣服的約會,和我的合夥人一起去市裡到處跑關係,可是平素那些一起吃喝玩樂的老朋友,現在全是一個腔調一個面孔,完全不講情面。

我急得在銀行副行長的辦公室裡拍起了桌子:“你們讓我的專案破產,你們自己有什麼好處?誰都知道我的專案是市裡的黃金專案,大樓一旦建成,對城市的整體發展和未來十年的經濟都有巨大的影響,這裡面有巨大的利潤啊!誰都知道它絕對是一個最賺錢的貸款專案,你們就忍心讓投進去的錢付諸流水,對國家的財產造成巨大浪費也不肯通融一下嗎?”

最後那位行長拍著我的肩膀對我說:“老劉啊,你也是在這一行打拼了二十多年的人了,專案的利益再大,能違反國家的政策麼?我們現在叫停了專案,可能會造成一定的損失,但是市裡並沒有違反程式,這個責任是輕微的。如果繼續貸款給你,就算專案結束以後我們的收益巨大,可是一旦被人舉報我們違規操作,你市裡的這些朋友全要倒黴啊。這個節骨眼上,不是我們不想幫你,的確是幫不上你啊。

離開了那位行長的辦公室,我感覺天旋地轉。

在這個專案上我投入了自己全部的家當,並且向銀行借了十億的貸款。就算我現在能夠成功地轉手,也可能是完全地破產,並且揹負鉅額的債務。

昨天我還是這個城市裡人人想攀附的富翁,今天我就覺得自己連街頭一文不名的乞丐都不如。

我不敢回家,坐在酒吧裡,突然感覺到自己兩個多月前的那一天向林蔭表白的行為是多麼的愚盤。

我就像夢裡那樣,站在一個巨大的肥皂泡上生活,肥皂泡長得越大我就越危險。那晚我在酒吧裡呆了一夜,林蔭不停地打我的手機,開始我就任它響著不接,後來乾脆就把手機關了。

接下來的兩個星期裡發生了很多事情,一是承包商被我們拖垮了,工程整個地停下來了,二是我那忠實的合夥人得到了風聲,立刻從我的公司抽身而出,從而引發了我公司的人事地震,公司瀕臨倒閉。

我用盡了口舌想說服我那些地產界的朋友們來投資我的專案,但是始終都遭到拒絕。我很清楚他們是怎麼想的,與其和我一起冒風險,不如子我垮了以後來收購我的專案,那樣他們從中得到的利益將遠遠大過和我合作所得到的收益。

他們都是最好的商人,他們生命的全部意義就是追求最大的利潤。他們和一個失敗的商人之間,永遠都不可能存在友誼。

最終我放棄了,我承認了自己徹底地失敗,在銀行老張的主持下,我的專案展開了拍賣。拍賣會那天,我看到他們為我的專案準備的報價,我的心就完全冷了下去,虧損額比我想象的還要多。

那天,我站在建了一半的大樓頂端,眺望著這個我生活了幾十年的城市,我覺得這個世界異常的冷漠,我根本就沒有完全地看清它,也沒有完全地看清我自己。

我向腳下看去,街道上來往的汽車小得像小螞蟻,讓我突然有了一種縱身跳下去的衝動,只要我向下一跳,我就永遠地和這個讓我恐懼的世界分離了,也就從這噩夢一樣的境地裡解脫出來了。

阿雲記得編者是這樣評述的:

這個真實的故事,是從董事長現任女友那裡聽到的。

我在2005年9月份認識了董事長太太,大家在燕莎旁邊的凱賓斯基飯店的咖啡廳聊天,她對我透露出來,希望我能給他們一些意見。

故事的主人公,工作能力很強,社會關係也很到位,與幾大銀行的行長,交情都是十幾年以上,一般的局面,他都能應付得輕鬆自如。

對房地產進行宏觀調控,是中央的政策,銀行的行長也只能跟著政策走。這次什麼關係,什麼禮物,以往慣用的技巧全用不上。

怪不得,他挨著20層的辦公室窗戶,想跳下去時,舉頭問上天:“是天要滅我嗎?”

但冷靜想一想,他的一生,上天對他的眷顧已遠遠勝過一般人。事業一帆風順,30歲掙了一百萬,40歲一千萬,50歲一個億,大半輩子都會衣食無憂。然而他一帆風順時,幹錯什麼了?

他沒有為“逆境”的時候作準備, 沒有為“Rai

y days"作預備。北京順義的別墅是用他的名字買的,事業上掙來的每一毛錢,他全都又投放在了新的事業裡。

萬一這難關過不去,要破產的話,那麼住的別墅將統統被拍賣,他的家人也將無處安身,如果有孩子的話,那孩子要到國外唸書的計劃也會泡湯,一家人的生活從天堂掉到地獄,幸福變為悲劇。

有時候,我也覺得很無奈。他們風光時,我們連見個面都約不到時間,出事時,由於事前一點財務規劃都沒做,補救已經太晚了,愛莫能助。

將這個案子寫出來,也是希望警示世人,在自己輝煌的歲月裡,往往什麼都往好的一面想,但應該存有一個反向思維,給自己一點點時間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