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吧?我按這個價格,再給你讓兩個點,怎樣?”

“兩個點有點少,再讓一個吧。”

“那不行,我只有這一個點。想著你量大,我就當給你帶貨的,再讓,我就要賠了。”

兩個人又磋商了一陣,也沒有進展,張老闆堅持不讓。看沒有希望,阿雲說:咱們把電話記一下,隨後再說聯絡。

“那好,你再走走,看看。”

兩個人告辭過來,繼續走著問著。

前後談了幾家,價格最多讓到兩個點。比較了一下,兩個人感覺還是那個張老闆,態度好,對人也實誠。於是,決定就從張老闆這裡進一部分,再從上次聯絡的趙老闆那裡進一部分。

然後阿雲拿出進貨單,開始進貨。張老闆用三輪車將貨一車一車運到車站,幫忙裝上到陽縣的長途車。

在一個集日的上午,燃鞭放炮,舉行了開業儀式。

然而,生意並非像想象的那樣。因為每一個賣春聯的也都是從關林市場批發的,並且到了關林有更多的選擇。而阿雲出貨只能和關林市場上差不多的價錢,利潤空間就是那兩個點,加上出貨量少,大家都是補貨不值過去洛陽才來這裡的。拔去開支,算下來,並不賺錢。

貸的款,都變成了春聯,春聯一時也出不了手,一時也被“套牢”。

沒辦法,阿雲也直接在零售,利用自己進貨低兩個點的優勢,打點價格戰,每年賺個三幾千元。

沒到臘月二十三,就早早在集市街旁邊選擇一個地方,用鋼管紮起架子,用帆布罩好,搭成一個棚子,再把幾十個型號大大小小質量各異的對聯分類擺好,默默記好進價,準備銷售。

過了臘月二十三,銷售才到了旺季。忙的時候,從早上八九點開張到早上八九點十幾個小時,竟連吃飯的時間也沒有。

最難受的是下雪天,天寒地凍的,寒風颳的篷布在鋼管上啪啪啪地摔著,棚內四處透風,除了冷還是冷……

直到年三十的下午,才基本結束。這時就開始綁紮,裝箱,拆棚,往店裡運。

往往在這時不時有人跑去,買一個門畫,或者一張橫批,或者一張‘出門見喜’,都是少買或者搞爛臨時補充的。

儘管只是幾分錢的利潤,甚至是白送,你還得一箱一箱地翻,給他找他需要的。沒辦法啊,他們是今年的客戶或者可能是明年的客戶。

對於‘上帝’,豈敢怠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