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41 期末考試
章節報錯
六月中旬的時候,課程已經講完,開始轉入期末複習階段。
阿雲先是逐章複習一遍,再按知識體系進行綜合複習。考前幾天再進行重難點講解,可以說,阿雲也是使出了渾身解數。
考試是由鎮教辦統一組織的。全鎮各學校都要派人外出監考。阿雲每次期末考試都是安排外出到望嵩監考,從沒有留在學校組織考試過。
一天考試結束,第二天就是評卷。全鎮教師都集中起來,到望嵩中心小學或者鎮教育辦,進行評卷。
阿雲從不知道,考試和評卷也是有“講究”的。
考試之前要給學生安排座位。一線的教師,研究考試,有些教師,還是有功夫的。知道每次考試教辦排座位的規律,上報學生名單的時候,予做設計,使學習程度好的和差的搭配著坐,在考試的時候,方便優等生給予學習後進生一定的“支援”。有經驗的教師,還會面授一些“支援”和“求助”的方法,讓監考老師防不勝防。
評卷也是有貓膩的。有的教師會教給學生在試卷上作標記的方法。有位李老師讓學生寫作文的時候,每行都錯一格去寫。結果自己能找到自己學生的試卷,別的教師也會發現這個特徵。
有的老師,讓學生答題時的第N個字,都抹成墨疙瘩,或者籤掉,或者某個字母寫的異樣一些。
這些老師看到是自己學生的卷子,評分的尺度就放寬一些,對不是自己學生的試卷,尺度就卡的嚴一些,就是這一“寬”一“嚴”,平均分就拉開了差距。
這種做法,既是對學生的誤導,也有違教師的公平。你辛辛苦苦一年,不如別人臨考的一個或者幾個“小動作”。
每次考試,都是鎮教育辦與一些教師的“貓捉老鼠”的遊戲。
對於考試要作一些“安排”,漸漸在教師中,也自己不成了什麼秘密。只是誰的成功,誰的不成功的問題。
對於學校來說,很多領導是知情的。因為考試,不僅評的是教師,還有學校,甚至影響校長的進退。有內涵的領導,往往對教師們的這種安排“視而不見,樂觀其成。”
所以,考試的時候留校,就是一個好的差事。一不用辛苦外出監考,二可以促使自己的“安排”成功。甚至,藉著給監考教師送茶、送水的機會,都可以有所“作為”……
但是,能留在學校組織考試,可不是每個教師想留就能留的,這裡也是有“功夫”的。
考試已經變味,不再是簡單的對學生知識掌握情況的檢驗,而是成了對教師對學校一年教學情況的“秋後算賬”。
就拿火廟學校小學部分來說,如果你在鎮裡排名在十名以後,你就得到偏僻的小學去“支教”。所謂支教,就是一種懲罰,讓你到艱苦的地方去工作。
“一考定輸贏”成了教育的噩夢。為教育管理者提供了懶政的方法,給一線教師、校長,形成了誤導,更毀了學生,在幼小的心靈裡早早地植入了作弊的種子!
腐敗起源於懶政,懶政導致於公平公正的破防,沒有了公平公正,誰還去努力工作?誰還日日夜夜去打拼?!
教育滋生著腐敗,腐敗又引導著教育。如此的迴圈,教育那裡還有“聖土”?!
破防這個魔咒,就要去除唯分數論的影響。可如何去除?顯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