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

“縣鄉幹部到村裡作了三件事:約談歷任村幹部、約談現任幹部、走訪群眾。”

“那不是很好嗎?”

“好個屁!”

“方法不錯啊。”

“問題是不接地氣。”

“咋說?”

“你知道約談的內容嗎?”

阿雲搖搖頭。

“大體是三個問題,你自身有沒有侵佔集體財產、資源的事?你發現沒有發現別人侵佔集體財產、資源的事?你知道誰是村霸,有什麼事?”

“約談的內容沒有錯啊!”

“誰說不是。”

“關鍵是,能談出問題來嗎?”

“哦。”

“走訪就更有意思了。”

“?”

“幹部們把走訪的表冊分發給村組幹部們,讓他們走訪。”

“那沒有什麼錯吧?”

“一個人發幾十張,一個多小時就要收繳存檔。發給你,你能走訪過來嗎?”

“那咋辦啊?”

“咋辦?都知道,這就是個程式,一過就可以了。再者,上面也不會來落實,就是來了,也是到村裡翻翻檔案,至於會不會去問群眾?百分之九十以上不可能。”

“所以,大家都找個地方坐下來,胡編亂造一通,一填,然後檔案裡一夾,就完事了。最多在拍幾張所謂‘走訪’的照片,就天衣無縫了。”

“哈哈,哈,真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啊!”

“聽說,也有老幹部在約談的時候,質問縣鄉幹部,現在天旱,莊稼都快旱死了,你們搞工程毀了水渠,打井都是半成品根本沒有水,把農民一部分土地流轉出去了卻拖欠不給農民錢。這些事你們都管不管?”

“你知道,那些幹部咋說?”

“咋說?”

“他們先是笑笑,然後說‘我們也多次反映,可是上面也沒有錢啊?’”

“這就是社會現實。惰政,懶政,不作為。”

“沒辦法,過去的幹部,是把工作當做事業來乾的,有種責任和使命在裡面,所以才會想方設法把工作做好。現在呢?相當一部分幹部,是把工作當做一種職業,當做賺取工資的一個平臺,沒有了使命,缺少了責任,他又怎麼能把工作做好,何況有的還有很多私念在裡面。”

幾個人越扯越遠,憂國憂民的心緒更重。最後大家都是一聲長嘆。

“相信黨和國家一定會改變這種情況的。”

“是,肯定。”

夜色更深了,在悶熱的空氣裡,傳來鄰居家猜拳行令的聲音,“哥倆好啊——”“再來一杯要不要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