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4 黑峪溝探秘(第2/2頁)
章節報錯
溝口有兩丈來寬,中間一條小溪從裡面流出來,清澈而歡快。兩山的餘脈飛到小溪岸邊,將一條黑峪溝緊緊圍住,使黑峪溝更顯得幽深、神秘。
杜琪和萬華,緊隨著阿雲,小心地踩著小溪中石塊,謹慎地前行。
進了溝口,眼前的小溪從大山的深處盤旋著又來。
沿溪而上,行五百多米,來到了小溪的第一個分叉——頭道溝(龍村人這樣稱呼。
頭道溝是向西的一條分叉,兩側都是土嶺,然而色彩卻大相徑庭,北側色黃,南側彩紅,山溝猶如一條虎尾巴,稍尖伸向了遠處的山頂。
小溪的東側,是從東山形成了的一個形狀如扇的沖積扇,像極了一隻翅膀。
沿著小溪繼續前行,大約一二百步,山勢偉岸起來,高大的樹叢遮掩了小溪,光線暗淡下來。
再走百十步,在西側出現了第二條山溝,又叫二道溝。
二道溝更是險峻,兩側陡峭,難以攀登。進溝數百米處有個土崖,高十多丈,上面是一線平臺,自山頂延伸至此。若是攀登之上,黑峪溝的景色大部分景色將盡入眼簾,俗稱望龍臺、觀海亭,又稱登仙峰。
沿著溝底,踏著潺潺流水,經過兩個拐彎,就可以到達峰頂。
溝北,傾斜的山坡如一隻展開的翅膀,翅膀尖兒直至溪邊。由於溪水至此有一個迴轉,又叫回旋谷。
溝南之上,是臺階型的山坡,在行行核桃樹的點綴下,如一片世外果園,鬱鬱蔥蔥,又寧靜脫塵,讓人神清氣爽。置身果園中,如修仙一般……
再沿溪而進,約數十步,一個拐彎之後,溪東就是一道屏障,向外堵住了黑峪溝口,向內擋住了黑龍居住的黑龍潭,俗稱遮身崖。
再往前就是老龍潭和老龍臺了。溪水從老龍臺上面傾斜而下,發出轟鳴。在崖壁碰散的溪水,飛濺開來,如霧,如雲,籠罩著老龍潭。崖下,老龍潭的水面翻滾著,一面接納著飛濺而下的溪水,一邊又從深處湧出,來到譚邊向小溪下游流去。
灘裡的黑魚兒,歡快地游來游去,一會兒衝向瀑布,一會兒又從瀑布處游出;一會兒深去潭中,一會兒又划向小溪……
“哇!太美了!”萬華忍不住大叫起來。
“美,真美!”杜琪也不住地讚歎。
“我是服了!”萬華說。
“你服了什麼?”杜琪奇怪地問。
“我佩服黑龍啊,竟能夠找到這麼好的地方?!”萬華說。
“看來,你是‘此間樂不思蜀’了,是吧?”
“是呀,真想在潭邊結一茅屋,度過一夏了。”
阿雲看著兩人的高興樣兒,也樂了。
三人從潭邊小路,攀上右側臺階山地,再一個臺階一個臺階攀到山頂,順著龍村東山而下。
越過山脊,就是豹子溝,溝上是人工修建的豹子溝水庫,溝下是聞名的“石木碗”,溝右是聞名的老車嶺紅色基地。
由於沒有了時間,三人就結束了旅遊回到了龍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