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十二章 一個小小的請求(第2/2頁)
章節報錯
有沒有想說的?
王佳楨此時心中暗道僥倖,奉軍轉交材料時,同時轉交了一封信,也不知是誰寫的,但信中對於國聯會議上,日本代表可能採取的策略,作了詳盡分析,同時,針對每一種可能,都給出了應對辦法。有了這封信,大大減少了王佳楨在旅途中思索的時間。
現在芳澤的應對,竟然不出那封信的預判,讓王佳楨暗道“佩服”,不由得想到,回國後,一定要聯絡奉天當局,知道那封信的撰稿人究竟是誰,竟然比自己這個自詡精通外交、通曉日本事務的外交次長都厲害,若能與對方把酒言歡,就再好不過了。
這些不過是轉念一瞬,王佳楨面帶笑容,看著芳澤道:
“芳澤大使,在外交界您是前輩,說到《九國公約》,讓我不禁神往,當年,向鄙國袁世凱大總統,遞交《二十一條》,並用軍事壓迫,威脅袁大總統接受的,似乎就是時任駐中國公使的您吧。
那時候,在下還剛剛進入外交界,一晃多年過去,芳澤大使風采依舊,詞鋒不弱當年,著實令在下大開眼界!”
王佳楨這話說得就誅心了。
試想,由美利堅牽頭,帶領歐洲各大國,逼迫日本簽訂《九國公約》的目的是什麼?不就是為了廢除日本強加給中國的《二十一條》,逼迫日本作出讓步,承認各國在華權益,實現“門戶開放”麼。
人人都知道,《二十一條》是日本強加給中國,一份令中國非常屈辱、大肆強佔中國利益,同時損害各國在華利益的條約。
現在王佳楨點出,芳澤謙吉就是當事人,那剛才芳澤一通話中,什麼對華友誼,什麼給予中國的好處,那還能信麼?
看到芳澤臉色不善,為防止日本人強辯,王佳楨急忙繼續:
“芳澤先生,您說日本對中國東北當局的指控,是有的放矢。而在您口中,在下受到中國東北當局的委託,來國聯控訴此事屬於日本對中國汙衊,是意圖改變《九國公約》簽署後的各國在華格局。
請問,日本政府提出控訴的依據是什麼?區區一塊來歷不明的手錶,就能成為貴國政府的證據麼?這種證據,只要我想,隨時可以搞出一百個來,無非是一百塊手錶麼,花點錢而已,有什麼難的?呵呵!”
說到此處,王佳楨不禁笑起來。他說得有趣,會場內,也有一些與會代表跟著哈哈大笑。
一時間,會場中原本肅穆氣氛,被破壞殆盡,逼得會議主席賴爾樂,不得不高聲呼喊:
“肅靜,肅靜!”
芳澤謙吉臉色難看,他實在不清楚日本國內的策略,更沒從外務省接到具體指示,此時的他已經有些抓瞎。所以,剛剛的發言中,芳澤只是大談所謂的日本對華“友好”,全是玩虛的,對“中村事件”的具體情況一字不提,也不敢多提。
現在,被王佳楨扯回“中村事件”上面,讓芳澤有些不知如何應對。
芳澤謙吉剛要開口打斷中國代表,王佳楨又一次搶在他前面開口。
就見王佳楨高聲道:
“主席先生!”
說話間,中國東北當局特使,轉身對賴爾樂躬身行禮,然後又對坐在前排的五大常任理事國代表行禮:
“尊敬的各國代表,在下前來光榮、高尚,代表著世界公理和正義的國聯,目的並非要與芳澤先生爭論什麼。在下只是想替中國東北當局,向尊敬的國際聯盟,向各位高尚的紳士們,提出一個小小的要求。”
一個要求?還是小小的?
與會代表都是人精,可不會被王佳楨這番看似謙卑的言辭所迷惑,看向講臺上的王佳楨時,目光變得遊離起來。
眾所眾知,國際聯盟沒有自己的軍隊,更沒有執法機構,他們透過的決議,只是帶有敦促、勸導性質,完全不可能強制會員國採取行動。
在座的各國代表心中,大致生出類似的想法:
如果中國東北地方當局特使,想要讓國際聯盟強制日本帝國作出什麼行動,只能說,這群遠東的猴子純屬想多了。
聽到王佳楨圖窮匕見,芳澤謙吉認為,對方一定是想要國聯表態,制止日本對東北地方當局的指控和逼迫,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任務。
想到這裡,芳澤謙吉露出嘲弄的笑容,看向講臺上的王佳楨。
見到芳澤自信的表情,王佳楨再次暗自佩服那封信的撰寫者來,此人對日本和日本人的理解,簡直入木三分,日本人每一步反應都被他預料到,簡直是不可多得的對日關係人才啊。不行,回國後,無論用什麼辦法,自己都要將此人挖到外交部來!
王佳楨淡淡一笑,朗聲道:
“這個小小的請求,就是希望由國聯派出一批法學、刑偵專家,前往中國東北地區,為中日兩國的案情交涉展開聽證會,共同找出日本陸軍中村震太郎大尉失蹤的真相!”
轟!
整個會場被嘈雜聲所充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