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尋覓千年 第八十三章 楚王伐齊(第1/2頁)
章節報錯
郢都,楚王城內。
楚威王正襟危坐在王座上,下列眾臣一片寂靜。
因為楚威王已經決定將攻齊之事提上日程。
楚威王的聲音響徹整個大殿:“傳令左尹,立戰書一封,齊魏兩國徐州相王,不將我楚國放在眼裡,今我欲舉大軍伐齊”
想到相王情景,楚威王怒火中燒。齊、魏是“諸侯相王”,召集了泗上諸侯與會,這麼大的排場,使各位君主親眼見證中原霸權的更迭。
(齊威王與魏王會田於郊,曰:“吾臣有檀子者,使守南城,則楚人不敢為寇東取,泗上十二諸侯皆來朝;吾臣有朌子者,使守高唐,則趙人不敢東漁於河;吾吏有黔夫者,使守徐州,則燕人祭北門,趙人祭西門,徙而從者七千餘家。”——《史記·田敬仲完世家》)
這時大殿各臣子開始議論紛紛,王上的心思不好揣測,只是他們分析了一下當今列國局勢,再面對楚威王這種用武力征服鄰國的霸氣,也覺得不難理解了。
少數人也有覺得這明顯中了魏國的計謀,魏國這數十年被秦國攻佔上郡,河西,又敗兵齊國於桂陵,馬陵,早已失去了中原霸主的地位。這魏國也是能屈能伸,所以才有了徐州相王,(惠施的計謀),目的就是引發齊楚交戰。
朝中一大部分大臣在開始為楚王籌謀。令尹昭陽首先分析了楚國現下時機:“王上已經吞併了越國,而吳國根基不淺,滅越之後早有防範,避免將他們逼急然後再聯合宋國反擊楚國,只能派兵駐守,且要穩住剛攻下的越國百姓的民心。
眾人靜寞不語,中間不乏意見相左者。
昭陽繼續分解著攻伐齊國需要做的事:“除了吳越之地人心不穩要防,秦國與楚國現在的關係也很微妙雖然沒撕破臉但也不得不妨,可以派遣昭鼠將軍駐守漢中郡,屈匄駐守與商於毗鄰邊地。除此之外就是要派遣合適的人去出使三晉,如果微臣去了吳越,那麼請王上派遣人出使韓魏兩國,此行目的不為其他,只要穩住韓,魏,任何異動及時報給前線即可”
楚威王心下已明瞭,因為他從獵場行宮回來前晚已經和景翠商議了這些。
隨著朝會的結束,議事大廳屏退了眾人,只剩此次伐齊計劃的關鍵人物。
王上看著太子熊槐:“你們幾個年輕人是時候該歷練了,太子此次出使韓可能擔此任務?可否要派人同行”
熊槐轉頭看了看屈原,陳相,子蘭,靳尚,還有昭雎,因為這幾人是蘭臺競選的權縣縣尹候選人,所以此次攻伐齊國的出使事宜要交給年輕後生。
熊槐還是壓下來了心裡的想法:“聽從父王之命,願為楚國盡綿薄之力”
楚威王看了看這些年輕後生開始下達命令:“此番派景鯉前往出使韓,由陳相,昭雎,子蘭隨行,韓畏懼魏國和我楚國,此番出使韓表明楚國態度,適當威懾他們。出使魏國較為不易所以就遣莫敖屈易前往,由屈原,靳尚,太子隨行,而魏國實力不容小覷,能人異士雲集,要提防他們支援齊國圍攻我們”
安排了所有事情之後,楚威王開始和昭鼠,屈匄,昭陽,景翠商量布軍事宜:“屈匄率十五萬大軍駐守秦楚接壤的商於邊境巴蜀地帶。”
“屈匄領命”屈匄拱手半跪於王前。
楚威王繼續調兵:“昭鼠率二十萬大軍駐守受秦國騷擾漢中郡庸國之地”
“昭鼠領命”
“昭陽率三十萬大軍駐守吳越”
“昭陽另王上旨意”
楚威王清點兵力“我楚國百萬之師,車萬乘。景翠率三十五萬大軍和寡人進攻泗水,進圍徐州,若戰況持久可再令彭君來援助,也還
可以再湊出十萬軍隊”
“景翠領命”景翠接下王上的兵符。
屈匄,昭陽,昭鼠,景翠皆領命退至一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