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南蠻確實是一個合適的獲取木材的地點。

南方水系發達,這些木材的運輸倒是不用太過擔憂,可木材的取用卻是一個不小的問題。

為此,林休特意研究了一番南蠻,也就是如今的嶺南一帶的狀況。

最終,也是順利地找到了辦法。

缺少人手?嶺南不就有著大量的勞動力嗎?

只要給予一定的報酬,嶺南子民自然是願意為其砍樹的。

反正這些木頭長在林子裡,根本就不花費他們什麼成本,只是耗些力氣罷了。

至於報酬嘛,林休選擇了一些特殊的東西,比如適合當地種植的作物,比如南蠻發展急需的一些特殊技術,再比如一些解除障毒的丸藥配方。

這些東西都不會花掉太大的成本,但卻實實在在能夠給嶺南帶來大量的好處。

在敲定計劃以後,林休給馬蒼送去書信。

而馬蒼在受到逍遙子先生的信件以後,也是命人快馬加鞭,帶著書信進京回覆。

馬蒼自然是願意的。

因為水稻母種已經找到,所以他的課業實際上也已經完成了一半。

現在就只需要時間的積累了。

再者說,縱然課業還未完成,面對逍遙子的囑託,他也是不會拒絕的。

無論是培育雜交水稻,還是培養遠洋艦隊,其目的都是為了大唐能夠有一個更好的發展,讓百姓能夠過上好日子。

兩者同等重要。

所以馬蒼寧願自己少睡一點,也會接下這兩個任務。

而馬蒼那邊的回信送達京城,林休立刻派弟子帶著自己寫下的字條以及李世民特別下達的聖旨,還有那些用於交換的技術以及物品,向著嶺南而去。

李世民雖然無暇顧及造船事宜,但是對於逍遙子打算自行造船,也是略有耳聞的,並且表示了支援,要來一張聖旨自然不是問題。

而那名弟子將帶著這些東西前往嶺南地帶,找到當地的權勢之人,完成此次利益交換。

而在這以後,便會有源源不斷的木材透過水路運往江南。

造船的人手自然是那些賦閒的農民。

在不需要照顧田地的時間,他們也是可以抽出大把的時間造船的。

雖然說這些人並沒有造船經驗,但所有的經驗不都是從無到有慢慢累積起來的嗎?

木材的供應量理當是充足的,而這些人一開始也可以用次一等的木材進行練手,等到熟練之後再進行正式的艦隊打造。

最後也就是最為重要的船員選拔了。

關於這一點,林休則是將目光看向了沿海漁村。

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沿海的漁民水性不錯,也不會暈船,自然是具備成為水手的潛質的。

至於其他的操船技術,就需要後續的培養了。

但是僱傭這些人,供應器伙食,給他們開糧餉也是需要不小的耗費的。

關於這一點,林休也只能先拿此前的部分積蓄先墊著將專案啟動起來了。

至於後續該如何辦,看來還是隻能將目光打向世家的身上了。

雖然說也可以透過錢莊發行相關的股票來從老百姓手中吸納資金。

但眼下船都還沒造出來,水手都還沒訓練出來,指望這個辦法也不現實。

只有第一批艦船順利返航並且帶來了大量的收益,這樣子才能讓百姓有理由相信,他們將銀兩投入這裡,是完全不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