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江王齊承邕坐守金陵,小東江王齊承稟佔據彭城。

出了山東地界,往南至金陵,皆是兩位東江王治下。

兩位東江王一母同胞,關係親厚,小東江王從彭城北上打到藤縣,倒是極大的方便了寧鈺他們南下過關。

一路快馬疾馳,入得彭城地界,大小道路流民成群。

這些流民主要來自山東、河南,逃亡路線與寧鈺他們一樣——金陵。

東江王與昭國公齊名,一南一北,皆以仁義聞名,現今昭國公謀反,關中大亂,戰火以關中、望京兩地為圓點向外蔓延,迅速擴散至整個北地。

賢名遠播的東江王,自然成為臨近地域難民的一根救命稻草。

東江王也沒讓大家失望,在轄內州府城外搭建簡易窩棚收容難民,每日午正準時施粥,不僅自己這麼做,還拉著小東江王一起,收割了一大波民心。

連寧鈺他們,也掐著時間趕往臨近州府,喝碗熱騰騰的免費粟米粥。

身上銀錢雖多,卻不能揮霍,真正花銀錢的地方還在後頭,比如進城。

流民逃到兩位東江王治下的州府靠救濟粥餓不死,可想入城,僅有一跳路可走——繳納高昂的入城費。

富人入了城,州府有了錢,窮人喝上了賑濟粥,戲稱“劫富濟貧”。

若有盈餘,還能用於補充軍備、鞏固城防。

東江王既賺取了聲名,又賺取了銀錢,面子裡子都賺到了。

一行人順利抵達金陵城外,牽著馬插進綿延半里地的入城隊伍,城樓高聳,左側是一眼望不到盡頭的難民收容窩棚,右側搭建十幾個粥棚。

等待的過程,前方兩個衣著華貴的大肚子富態男人閒聊開。

“東江王真是仁善,全境施粥救了多少人,這都是白花花的銀子,走南闖北多年,唯見一個東江王。”

“還是硬實力說話,魯親王以往也體恤百姓,可軍備廢弛,戰事一起除了盤剝百姓,還有什麼辦法?倒是咱們河南上頭那幾位,呸,真不是東西!”

“說起來誰能想到一向低調的東江王竟養了那麼多兵,一看就是籌謀多年,濟南府最終落到誰手裡還真說不準。”

“昭國公和榮昌王也不是吃素的,依我看,難。”

“說的也是,昭國公表面仁義,不曾想是個嗜殺成性的,打到哪兒屠到哪兒,往日真是看錯了他,我陳家一般產業都在關中,這下全完了。”

“你陳家如此,我江家何嘗不是?”

“希望今日能順利進城,他日東江王取得天下,咱們也能過幾天太平日子。”

“入彭城每人五十兩白銀,不知這金陵城又要多少?還得留著本錢東山再起,養活一家老小呢。”

“誰說不是呢……”

兩個商人正聊著,隊伍前頭走來幾個人,看樣子像是一家三代,其中一個商人將走在最前方垂頭喪氣的中年男人拉住,“這位兄弟,可是從城門過來?請問入城費多少銀錢?”

“白銀二百兩,黃金十兩,俺是沒那麼多錢!”

中年男人沒好氣說完,剛走了幾步,又被寧鈺揪住,“銀票成嗎?銀豐號的。”

銀豐號始建於大幽朝之前的酈朝,歷經六百年發展,是全國最大的通兌錢莊。

“萬兩銀票摺合百兩白銀,你兌嗎?”中年男人態度愈加不好,掙脫寧鈺的手,罵罵咧咧走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