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三個選擇(第1/2頁)
章節報錯
“陛下,老臣今日前來只為一件事情。”在見禮之後,秦檜說道。
“不知道會之前來所謂何事?”孫權問道,他其實早就猜透了秦檜想說的事情。
作為一個政治人物,他的嗅覺非常的敏銳。
“老臣是為韓世忠來說說情的,他大老粗一個,平時不學無術的,滿口粗鄙的話語,估計他幕僚寫的文章都沒有看懂,他怎麼能夠了解孫大帝的戰略意圖。”秦檜說道。
他口上說的是韓世忠的事情,其實他有所指,不然以他和韓世忠的關係,只有吃錯了藥的情況下秦檜才會替韓世忠開脫。
“會之,你有事情就說吧,你想說的事情就是我那個不成器的兄長的事情吧。”孫權說道。
“陛下,是的。”秦檜有些好奇,怎麼陛下不按常理出牌,一點也不遮遮掩掩的。
“對於我那個連在戰場上跑路都不會的兄長,你是怎麼想的?你們都下去吧。”前面的半句話是對秦檜說的,而後面的半句話顯然針對的就是他的那些侍從。
因為孫權很清楚的知道這樣的一件事情在宋人的眼中究竟有多大。他明明懲罰的韓世忠亂說話,到其他人的眼中就成為了欽宗事件的懲罰了。
看到附近的人都下去了,秦檜才開始說話,他的心中很感激陛下的體諒。
於是他也就不忌諱的將他想著的三個策略說了出來。
“上、中、下三策嗎?不對。”孫權仔細思考了秦檜提出來的三個策略。
這並非是上中下那個三策的套路,而是讓孫權選擇法理還是利益。
孫權並沒有馬上說話,在這方面他有自己的想法。
“會之,你先回去吧,我今天乏了。”本來孫權想要將自己的想法告訴秦檜的,但是他的心中有很大的喜悅。
這樣的喜悅是趙構那dna中迸發的,按照過去大資料的分析,趙構支援的事情大部分都是有問題的,所以他才想要細細再議。
他原先的計劃就是告訴秦檜,這件事情不要這麼遮遮掩掩,直接了當的封趙桓一個王就可以了,甚至他連是一個什麼樣的王都想清楚了,那就是一個合肥桓王是很不錯的。
一方面點出了趙桓的是他的兄長,又合了他的名字,另外一方面合肥是一個值得紀念的地點。
這和秦檜的第一個策略非常的像,但是孫權的決定比秦檜的第一個策略更為的過份,那就是他打算連封地都不給趙桓,徹底斬斷了他和權力的聯絡。
在一些人的眼中,這個封號甚至還有一絲侮辱的意思在,因為合肥是陛下上臺自己改的地名,而趙桓又是在那邊的附近被抓住的,似乎頗有一些打臉的意味。
過去的孫權可不管這一些,二宮之爭的時候他可是逼死了不少人,完全不顧及輿論的反應。
在他的心中,只要他的手上有刀子在,那些人用筆和口水可對付不了他。
孫權不知道有一個名詞叫做鍵盤俠,如果他知道,他一定會認為那些人就是鍵盤俠。
他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嶽銀瓶,嶽銀瓶的臉色並不是太好看,似乎不是很贊成陛下的提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