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已經領教過系統的本事,現在他對這個未能莫測的系統頗有一種迷信般的信賴,上面的日期逐漸臨近,孫策心情也越加沉重。

好在,舒城和柴桑緊一江之隔,孫策動身之後,第二日便在周府見到了周瑜本人。

因為周瑜父親年邁,便讓周瑜代為招待孫策。

在客堂之內,兩人對坐之後,先是聊了一下近日的見聞。

交談之間,周瑜忽然眉梢一挑,笑問道:“我觀兄長談話間眉頭一直緊皺,似乎是有什麼難處了?不如向小弟道出,小弟雖然不才也願意為兄長出謀劃策一番!”

“還是大嘟嘟關心我呀!”孫策不由大為感動,心中對得到周瑜的渴求越加強烈。

“我得到可靠訊息,月餘會有不下五千之數的江賊會進犯柴桑,愚兄正在為此事發愁,不知如何是好,簡直要想破了腦袋呀!”稍微組織了一下語言之後,孫策便將整件事情和盤托出,只是將訊息的來源由系統的示警改為,他暗步江賊之中的線人告發。

“五千人馬在長江之上也算是一番勢力了,不想兄長居然招惹上這種勢力。”周瑜聞言也不由收起笑容,面色凝重起來。

“唉,江賊為禍一方,又有地方豪族和其沆瀣一氣,已成長江之大患,我前任柴桑長之死也十有八九就是和江賊有關。”孫策也有些無奈。

“如今我所慮者,有三。”孫策嘆息道。

“一者,我部新募兵卒尚未有一戰之力,不過現在我已命令部下剿匪以戰代練,想來可以稍稍彌補一二。”

“此法大妙!上可練兵以成強軍,下可除賊保一方百信安寧!”周瑜聞言不由眼前一亮,誇讚不已。

“二者,我部兵微將寡,而江賊卻有五千之眾!雖然策有心與來犯之賊決一死戰,奈何寡難敵眾呀!”孫策偷偷瞄了一眼周瑜的臉色,假惺惺的嘆息道。

“兄長如此說,難道是忘記小弟昔日之言了嗎?我周氏雖然不算什麼大家族,但是千餘族兵還是拿得出手的,小弟不才,願率領周氏八百兒郎助兄長一臂之力!”周瑜聞言卻鄭重抱拳道。

“哎呀!如此甚好,賢弟之情,翌日必不相望!”孫策激動的上前一把把住周瑜的手臂,大餅連連。

“苟富貴,勿相忘?但願兄長不要做陳勝這等無信小人才是呀。”周瑜聞言卻調笑道。

“兄長還尚未道出其三。”忽然周瑜表情一變,一臉壞笑著出言提醒道。

“這三者……”孫策點點頭剛要說出,卻被周瑜搶過話鋒。

“兄長且慢!兄長昔日曾說破小弟之謀,今日不如也讓小弟試言之!”周瑜皎潔一笑,似乎對之前被孫策說破計謀的事情一直耿耿於懷。

孫策有些無奈的笑著點了點周瑜,心中卻斷定他必然已經知曉自己所說。

“兄長所慮者,乃柴桑是也!”果不其然,周瑜出口便說中了孫策的心思。

“古來交戰,若有大敵進犯,守城者莫不如堅壁清野,或待來敵糧儘自退,或等來敵銳氣漸失,便出城一鼓作氣破之。但即便如此,無論如何也必然是守方損失大於進攻之方,就算兄長在柴桑經歷一番苦戰能擊退來敵,但是柴桑基業卻毀於戰火之中,此乃不敗之敗!”

“賢弟所言不虛,不過汝片刻就想明白,愚兄可是想了許久才琢磨過來,如此看來,策不及賢弟呀。”孫策知道周瑜雖然智謀過人忠義無雙,但骨子裡卻十分好面子並且帶著一股不服氣的傲氣。常常喜歡和人一較長短,特別是在他賴以為榮的智謀之上更是誰也不願服輸。

但是孫策重活一世,什麼事情沒經歷過,早就看破了虛無縹緲的面子,是一個利益至上的人,因此直接投其所好,出言向周瑜甘拜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