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院長,時間不早了,還是早點開始講學吧。”

楊夫子開口。

胡院長點頭,縣學裡的秀才,也都到齊了。

說是講學,其實對國子監的學生來說,又叫六藝鑑考。

考的是禮,樂,射,御,書,數六中才能和技能。

這個鑑考,是國子監的學生給縣學的學生講學,然後透過相互的比試,按照各科的成績,會給積分。

國子監的畢業制度,是積分制,這積分極其的重要。

但是對一般的學子來說,國子監內部的考試,只要合格,積分就可以到手。

但也有些成績差的,拿不到的內部考試積分的,國子監也給了機會。

這六藝鑑考,就是其中一項。

原本這講學只是國子監每年抽的時間和下面的學院的互動,如今變相的成為了國子監學生拿積分的活動了。

不過,六藝鑑考的積分也不好拿,雖然考的學術性東西比較少,更偏向於實踐類,可每個技能科目下面,只有一個人可以拿到積分,而且,只有一個積分!

因此,許多學生都不願意來,寧願繼續在國子監學習,也不願意來此受苦。

拼死拼活也可能拿不到一個積分,還要在這種偏遠的小鎮上呆好幾天,吃不好睡不好,簡直是來受罪的。

所以,一般都由夫子抽籤,抽到誰,誰就去。

等到了這邊,每個縣學的學生選擇國子監的學生當老師,一共分成十二組,然後由國子監的學生帶著講六藝,最後這十二組學生比試,出來的成績,便是國子監學生的成績。

說白了,就是國子監的學生當老師,他們講學的學生成績,才是老師的成績。

第三百九十章

原本只是一個兩個學院學生相互學習,友好交流的活動,硬是加上了一個成績考試,就顯得不倫不類,也十分的不公平。

主要是很靠運氣。畢竟,一個國子監的學生來講個幾天的課,這些人的成績就能大幅度的提升?簡直是天方夜譚。

所以才會沒人願意來。

“開始分組吧。”胡院長一聲令下,縣學的秀才便開一個個的挑選國子監的學生當老師。

縣學的學生,朝著那國子監的學生走去。

想要跟誰一組,就站在誰的後面。

等站隊完畢,有的有一個,有的有兩個,有的有七八個。

當然,還有一個誰都沒有的。

那就是傅九。

站隊完畢之後,分配不均的,則主動權回到了國子監學生的手中,他們挑選之後,不要的縣學秀才,便只能任由其他人挑選了。

最後四個人分到傅九這邊的時候,這四個人都是滿臉的不情願。

原因無他,因為他們都聽說了,這個人是靠關係考上的舉人,沒什麼真才實學。

雖然六藝鑑考沒人想來,可真的來了的國子監學生,肯定要努力拿到那個學分的。

辦法就是他們挑選到成績好的縣學學生。

動動手腳是常有的事情。

這些縣學學生在挑選之前,就已經“被”聽說了,這個叫傅九的,考上舉人,走得是關係戶。

沒什麼真才實學。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