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不想,是沒空。

大楊是特意敲了一條資訊過來,說她正在參加一個很重要的試鏡,具體的沒說,但林意知道應該就是歷史正劇《王昭君》了。

而就在林意緊鑼密鼓按照公司安排,準備到粵省進行線下劇宣活動的出發前,學校輔導員那邊也是突然通知全班同學說:學校從此改名了,從現在開始,燕京廣播學院是正式更名為國字頭的傳媒大學!

不多時,這個更名訊息,就在諸見到娛樂板塊各報端。

原因是在於,作為京城三大藝校之一的廣院,如今更名為國字頭,不由得不引人聯想。

尤其是在部裡政策上不允許新成立或新更名院校不允許帶國字頭、央字頭的情況下,一所校名完全嶄新的國字號大學就此誕生,廣院校友影響力,可見一斑!

這新校名帶來的話題度,是一下起勢。

林意是登上校園部落格,一眼瞅下去,裡面全是學校更名的訊息。

對於這個新校名,不少同學、校友在表達了對老校名緬懷的同時,對這個新校名也表示出了不少認可,畢竟不是論壇裡此前猜測的那些校名,反而是從地方名兒開頭變成國字頭呢,檔次聽著都感覺在蹭蹭蹭往上飆。

而就在學校改名後的第三天,也就是八月下旬的二十號,在林意同《新聊齋》劇宣團隊已經定下南下粵省劇宣的方案之際,手機上突然是收到了來自於冷泠同學發來的告喜簡訊:她考上廣院了!準確的說,是考上了傳媒大學。

這報喜的簡訊並不長,但字裡行間透漏著高興、雀躍,和追夢達成的無比歡樂。

林意見之一笑,他知道,在這會兒的夏天,會有一個姑娘在窗外蟬鳴悠悠、風吹窗扇鼓動著烈烈窗簾的時候,躺在涼蓆上舉著快遞放在眼前,搖搖晃晃,幻想著校園的生活,樂吱吱的雙腿翹起。腿管褪下時,皙白雙腿歡脫著整個夏季的快樂......

劇宣,是播映前十天正式拉開的。

由蔡老闆領銜,《新聊齋》劇宣團隊坐的是大灰機,從滬都直抵白雲機場。

抵達的當天,就直接是珠江頻道的衛視安排車,把所有人拉到電視臺,錄兩期訪談節目,作為播映前的預熱。

這兩期電視臺訪談錄製,加上來的這一天是安排了兩天時間。

錄完後,團隊就在當地一個文體中心開粉絲見面會,林意是初面孔沒錯,但小黃哥、林志影他們是正兒八經自帶粉的,聞訊而來的現場人數並不少。

之後,又是偉人畫圈的城市、葉師傅故鄉的佛山、最瓦特區的汕頭等等城市,馬不停蹄的行程是緊鑼密鼓的安排了一圈。

加上通勤所需的時間,開播前的這段劇宣時間,匆匆忙忙裡是一晃而逝。

林意本來還準備說是要藉機看看這個從現在到未來GDP年年榜首的省內大城市一些行情的,結果根本就沒有時間。

就在不停的跑,言笑晏晏,臉笑拍照,見諸報端......

直到開播前兩天,劇宣團隊才折返滬都。

從粵省回來後的林意,是休息了一天,八月就此告結。

這意味著大二學期也即將開啟,而由於京城高校多,考慮到進京學生數量的交通壓力等問題,京城高校實行錯峰開學,輔導員已經通知出了報道時間:更名後的傳媒大學開學日挺早,跟其他國字頭一起,是屬於第一批五號前開學的學校。

林意是準備在《新聊齋》首播後的三號回到學校,這樣可以提前新生開學日兩天。

到九月一號晚。

滬都林家,孫濘敲開門:“林哥晚上好!”

身為助理,她是來共同看《新聊齋》首播的,這也是藝人作品上映,助理陪同觀看的應有之義。

廚房裡聽到門口聲音的謝巧琴,揚聲的招呼道:“是小孫來了吧?”

這會兒她正在忙一家人的晚飯,話說著,菜刀平直對著胖頭魚的魚頭乓乓兩下。眼瞅著,這胖頭魚尾巴在案板上掙扎了兩下後,魚眼裡散發出詭異的光。

助理孫濘眼角不自覺的跳了兩下,瞅了一眼裡面的人,驚訝道:“呀,叔今兒也在呀?”

林遠國端上水果招待道:“小意今兒演的劇不是要播放了麼,正好一家人都湊在一起看看。”

這水果盤裡是一溜圈兒的切塊蘋果,每塊都是月牙狀,表皮並沒有刨去,能看到上面連成線的條紋,來源於土生土長的渭北蘋果。

孫濘客氣道:“不用麻煩的叔。”

然後挺稀罕:“這裡的電視能看到珠江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