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意初次聽聞後,第一反應就是:就只是一個頻道啊,級別有些低了。

因為這最直觀的認知就是:

衛視上星,面向全國。

頻道侷限,收視地方。

這所謂上星,就是地方電視臺會把播放的節目上傳,地面架鍋之後,就能接手到頭頂運轉的衛星訊號,從而實現跨地域收看。

一般而言,跨省後的其他地方觀眾,基本就挺難收看到其他省市頻道欄目的,哪怕是透過架鍋這樣的作弊收看方式都難以可行。

所以,若《新聊齋》宣佈定檔珠江頻道,那麼帶來一個不可避免的問題就是:首播受眾有限。

作為人生中的第一部參演電視劇上映,定檔播放平臺這麼低,林意心裡難免是有些不得意的。

在網路傳媒還沒有迎來流量時代的當下,這年頭參演的電視劇能在上星衛視播放,才是演員追求的王道嘛。

當下,他是電話打過去了解了一波始末。

電話瞭解完,才是知道:

原來,是京城的廣老爺發出政策檔案了。

按照最新精神要求,鑑於最近電視劇作品虛浮主義現象顯露趨勢,要求上星衛視要減少魔幻志怪類電視劇在晚間黃金檔的播放佔比,那麼,類似於《新聊齋》這種涉鬼涉怪的題材劇,就屬於被管控型別。

這就沒辦法了。

國家傳媒大方針之下,只能說是得跟著大政方針走。

在這種情況下,一直準備恃價而沽的唐人蔡老闆,無奈之下是準備出手這部劇。

除了是接觸方給出的報價不錯之外,唐人市場部也是提出了一個應對政策檔案的想法,概括而言就屬於是“先播放再口碑”路線。即準備先在地方臺播放,然後火了之後再看看能不能在衛視進行非黃金檔時間的播放。另外,在門戶影片網站方面,也是一個發力方向。

蔡老闆就想著,這是一個解決的辦法,總好過於壓在手上等待猴年馬月的政策放鬆。

並且,這珠江頻道還有一個特殊的情況是:

港島、灣島和粵省之間交流密切,珠江頻道屬於粵省衛視下的強勢頻道,不少時候甚至是比自家所屬的上星粵省衛視收視率還要高。

這也是衛視領域內,為數不多的粵省獨一家現象:頻道要比衛視強壯。

加上珠江頻道地處改革開放前沿,資金力量頗為雄厚,也與港島那邊毗鄰,這種種因素之下,蔡老闆當下是屬意於將《新聊齋》放在這裡進行一輪首播。

瞭解完這些情況,林意是暗歎了一聲。

他本想著要是《新聊齋》播放,可以藉助於電視劇的上星播放,讓全國範圍內的觀眾都能因為電視劇內燕赤霞這個角色印象,從而開啟自己知名度。到時候,自己手上端個自家的奶茶在街角喝,狗仔這麼一拍,粉絲再這麼一支援,可不就能促使第一波現金流滾滾過來麼?

但現在情況怕是沒有自己想象中那麼流暢了,畢竟粵省距離滬都是這麼的遙遠,電視覆蓋群體有些區域化,可能就會產生一個避不開的尷尬事實:粵省那邊播放得熱火朝天,滬都這邊波瀾不驚。

擱下電話的林意,手指在桌子上滴答著。自己就像是個推手,促進這部唐人群星劇的誕生,但播出效果能給自己帶來多大助力,從眼下看來,就只能看看首播之後產生的社會效力會如何發展了。

............

等待是漫長的。

即便屬意了粵省衛視下的珠江頻道,但雙方達成播放協議後,還有頻道再次剪輯和檔期安排等諸多問題。

在兩天後,林意是從公司得知:拿到【廣劇】發行許可證號的《新聊齋》預定為九月檔,準備在九月的首晚七點四十分播出!

為此,公司也是立即安排一些行程,準備組織各單元劇的參演者,到粵省大城市做一些劇宣,為這部唐人劇做宣傳。

不管是對於劇本身,還是對於藝人知名度,這是共贏的事情。

林意點頭應下。

於是,一下子,事情就開始忙碌起來。

林意在唐人公司裡,也是見到了幾個在《新聊齋》的朋友。比如,作為整部劇開頭第一個播出的單元劇《陸判》,主演胡珂和黃驍明兩位是都來了。

不過林意這邊,作為單元劇《小倩》的大楊同學,是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