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典?可還有更多記載?”

凡進搖了搖頭。

真見和尚微微嘆息:“大道無言啊,這世間關於武道巔峰的流傳,大多都是隻言片語,只有真正到了那個境界,才能體會其中奧妙吧,老衲已是垂垂朽木,應該也沒機會入淵了。”

“前輩的意思是…?”

“不錯!”真見說著掃了一眼四周。“這圓,在你看來是圓融,實際上更可能是圓寂。”

“不是說境界足夠高的時候,壽數也會隨之延長嗎?”凡進目露哀色,真見和尚一直對他很是照顧,還幫他解決過大/麻煩。

“呵呵,你這小子,對自己很豁達,怎麼對外人,反倒參不透了。”真見和尚難得笑了起來,“這話反過來說也很有道理,所以事實很可能是:本身就壽數長,才有機會境界高。”

凡進默然,這道理他當然懂,老和尚活已經超過八十,放在民間,這叫喜喪,何況,他也沒有資格替別人哀傷,但就是,高興不起來。

“可惜的是你啊,你是武神之後,老衲所聽過、見過的武學奇才裡,資質最好的一個,不知天意為何如此,不讓離塵再現人間。”

“離塵也是離開,死亡也是離開,只不過早些晚些罷了,又有什麼區別呢?”凡進對這事,現在確實看的很開。

說道這裡,凡進猛然想到什麼,皺眉思考一番,開口問道:“前輩說,有沒有可能,所謂的離塵就是:死了?”

“我也曾經這樣懷疑過。”真見和尚的臉上沒有絲毫驚訝,“很多人都曾經這樣懷疑過,包括老道,但結合武神留下來的一些線索,我們最終都認為,對於這個世界來說,離塵和死亡或許是同一種形式,但是對於自我來說,有本質的區別,死亡後,意念會消散,離塵後,意識不會,無論是道家的元神出竅,還是我佛的肉身涅槃,都是旁證。”

凡進若有所思地說道:“武神真是一個奇怪的人,他創立三品四境的說法,卻只是構建了一個大概的框架,和部分內容,留下很多關鍵的空白,”

“這也是為什麼後人尊他為武神的緣故,相比於之前的諸位離塵者,他給我輩武者,已經指引頗多!而且近千年的歷史中,遺失的、被人雪藏秘密也恐怕不少。”

凡進點頭表示認可,武神以通俗的語言勾勒了武道的框架,這確實比老子的《道德經》、佛祖的口授身傳,還有太白劍仙那些膾炙人口但很難和武道修行聯絡起來的詩篇,要清楚明瞭太多,真正得到一些秘密,卻藏起來的,肯定也大有人在。

隨後他接著問道:“還有一個奇怪的地方,據說武神離塵之時,邀請了當時九位絕頂高手觀禮,包括四位入淵境和五位通象圓融境,但地點始終無人知曉,最後那九位絕世高手,也再也沒有現世,武神離塵而去,那麼他們呢?”

“關於另外九人的去處,說法很多,主要有三種:一說他們是被武神騙去,吸盡功力,做了嫁衣;二說他們因為境界不夠,看到了不該看到的東西,被天所罰;三說是他們看到武神離塵之後,有所感悟,隱世修行,因為他們去觀禮之前,都應武神之請,將俗世的一切都做了了結,至於最後到底有沒有也修到了離塵,無人所知。”

“看起來,應該是第三種最有可能,因為以武神的為人,不可能做出第一種事,如果真有第二種所說的風險,武神也不會覺察不到,邀請他們去冒險!”

“不錯,他們九人有正有邪,甚至還有人與武神有很大的過節,但卻都義無反顧地接受了邀請,不過老衲所知,也很有限,你如果有興趣,也可以去問問老道,他應該也知道一些,只是他這人你也知道,比較藏私一些。”

“哈哈,會的,我也有他感興趣的東西,跟他換就是!”

“我能感覺到,你身上有跟他相似的氣息,不知道是什麼樣的機緣?”能讓老道感興趣的東西,老和尚也很感興趣。

凡進輕輕運轉真氣,抬起雙手劃圓,然後橫在胸前上下,一面淡淡的太極虛影,出現在二人面前,緩緩流轉。

真見和尚伸出手掌,輕輕貼了上去,感受一番:“很好!看得出,你這一式的精妙,可能還在牛鼻子的三清劍之上,與本門的因果輪迴也有想通之意,你非佛道出身,卻能將我們的理論糅雜到武藝之中,真是了不得!”

凡進坦然一笑,沒有提說陳開,收了真氣,繼續問道:“說起因果輪迴,前輩有沒有聽說帶著意念轉生的事情?”

“帶著意念轉生?”真見和尚皺眉想了一下,才說道:“老衲年輕時,曾到行遊邏國,那裡有一個本門的分支,他們有活佛轉世的說法,轉世的活佛會帶有前生的記憶,不過後來老衲仔細辯證,這應該只是他們迷惑民眾的手段,與所謂的奪舍重生一樣,虛無縹緲,不足為信。”

“原來如此,那先天離塵呢?”

“先天離塵?”

“對!”凡進很謹慎也很認真地說道:“有一個人,我初見他時,他便有睥睨世間的氣勢,也給我一種完全不屬於這個世界的感覺,這很符合武神對於離塵境的描述,但他卻絲毫不會武功!”

真見和尚想了許久,還是搖了搖頭:“聞所未聞,不知道他是什麼人?”

“是我的徒弟,一個武道天賦極佳的人!”凡進並沒有隱瞞,只是真見和尚已經久不聞世事,並不知道凡進的徒弟,就是西王府世子。

“你為什麼沒帶他一起來?”真見和尚難得好奇。

“我拿不準,因為他雖然天賦極高,但他身上的狀態,很奇怪,如果按武神的說法,他好像在跌境。”

“跌境?”

“是,按照武神的說法,四境宗師,對應著四種氣質或者說心境,分別是自傲,超然,深冥,拒世,而三品皆謂凡俗。

我剛遇到他時,他身上便帶著拒世的氣質,現在三年多了,他反而時常處於深冥的狀態!”

凡進嘴裡說著,腦子浮現不久前,他帶陳開在魚背山例行修煉時的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