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 難道這不是創新?【求訂閱!】(第1/2頁)
章節報錯
“首先,他說的洞穴怪物理論是沒錯的,絕大多數的恐怖電影都可以代入那個理論,但並不意味著它是個過時的老套路,因為它核心的邏輯是人類恐懼情緒的本能。
本能會過時嗎?
遠古時期的人要吃飯,現在的人也要吃飯,吃飯是因為食慾, 是為了讓身體有活下去的能量。
一百年前的電影裡就有吃飯的戲份,現在的電影裡也有吃飯的戲份,難道說吃飯的戲份就過時了嗎?
難道咱們的電影人要因為創新,就可以不吃飯了嗎?這不是胡扯麼?
對於恐懼本身,我的理解和他一樣,恐懼的本質是安全感被破壞。
但這是全人類甚至是所有生命的本能,為什麼那篇文章的作者會將這個理論,作為論證宋奇不配被稱為恐怖電影教父的論據呢?
難道他認為只有突破了這個框架,才夠資格當恐怖電影教父嗎?
這更是扯淡, 就連上帝都做不到這點,他憑什麼讓一個人來做到?
這就像是游泳健將被粉絲戲稱為旗魚,他跳出來說游泳健將不能像真正的旗魚一樣生活在水中一樣。
游泳健將當然不能生活在水裡!他是人!他沒有鰓!
宋奇也不能改變所有生命恐懼感的誕生本質,他是人,他不是神。
所謂的恐怖電影教父,就是粉絲們玩笑式的一種稱謂,和叫恐怖電影掌門,恐怖電影大神,沒有任何區別。
這些稱謂也沒有固定的標準來進行評定,並不存在誰有資格,誰沒資格的問題。
所以,那篇文章的作者為什麼要把關注點引到宋奇一個玩笑式的稱呼上,來上綱上線呢?
我不知道這背後有什麼問題,我只說明我看到的情況。
就我瞭解,宋奇的確是當前全國乃至全世界拍恐怖電影拍得最好的導演,沒有之一!
而且,他對恐怖電影的貢獻,也是前所未有的, 他的創新,也是路人可見的。
無論是恐怖電影也好,還是恐怖故事也罷,本質都是從破壞安全感的角度出發,來讓讀者和觀眾透過共情能力,感受到故事中的主人公所遭遇到的危機。
進而讓自身也產生恐懼的共情,但又在安全的環境中,體會那種安全的恐懼刺激。
甚至可以說,所有的恐怖故事創作者,都是在洞穴怪物的理論上進行二度開發。
只要能在二度開發的時候開發出新意來,都算是創新。
縱觀恐怖電影發展歷史中,有哪個導演比宋奇的創新更多嗎?恐怕沒有吧!
巨獸類電影就不說了,創新程度有,但不高,無非是把猛獸用特效擴大化罷了。
不過《侏羅紀公園》的創新程度還是很大的,宋奇開發出了一個新的爬行恐龍世界,並且藉此開發出了哥斯拉這種超越了巨獸的恐怖生物,這一點還是很強的。
我認為, 宋奇真正的創新,是從《生化危機》開始的。
宋奇在《生化危機》中創造出了喪屍的概念, 打造出了行屍走肉的不死人文化,這對恐怖電影行業有著極大的影響。
他一舉推動了一個大分類的恐怖形象出現,就像是當初的妖鬼概念一樣,可以開發出無數的可能。
這是功德無量的好事,看看現在行業裡有多少導演靠拍小成本的喪屍電影或者殭屍電影混飯吃就知道了。
難道這不是創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