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兩百二十五章志同道合(第2/2頁)
章節報錯
大秦當時的力量,即使民間在強大,也絕對不是大秦軍隊的對手,而且民間和朝廷也並非就是對立的。
只要好生的引導,其實這股力量反而會成為朝廷的助力。
當然了,諸葛亮不是大秦之人,對於大秦的政策,也沒什麼指手畫腳的,何況大秦已經不在了。
但是他的理念,更加重視底層的百姓,他相信那些黎民百姓的力量,也不能小覷。
只是他這樣的想法,確實有些另類,畢竟在這個超凡的世界,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觀點,並沒有什麼優勢。
底層百姓,對於那些高層而言,就是炮灰,可以任意收割的,從來沒有人會重視他們的。
就算是大秦也是如此,大秦只是保證那些人可以活下去就可以了。
到了劉漢,如今甚至連保證他們活下來都無法保證了。
時代都是如此,諸葛亮的想法有些格格不入。
但是卻被蘇凡欣賞,因為他相信百姓的力量,何況未來九州沒有了超凡的靈機,剩下的就是凡人,而凡人的力量,藉助科學,也可以弒神的。
確實核武器,也許只能威脅到元嬰的修士,但是未來科學可以發明更強大的武器,什麼粒子炮,什麼殲星炮。
這些只要人族不斷的專研下去,就有足夠的機會了。
諸葛亮的想法,和太平道很合適。
所以對於蘇凡提出的太平道,諸葛亮自然也是有些興趣。
只是蘇凡誇讚他比擬李斯呂不韋,他現在還有些承受不起。
“呂不韋和李斯兩人,能做到的,吾相信你也可以的”
給武侯一個發揮他的機會,蘇凡相信,後者未來絕對不會被呂不韋他們差的。
確實呂不韋李斯他們對於大秦而言很重要,也確實發揮了舉足輕重的力量。
但是諸葛亮絕對不差的。
而且關鍵諸葛亮的觀念和他相近,和太平道相近,那麼這就是志同道友。
張遼他們雖說能力不弱,而且還是武將,但是實際上對於太平道而言,提升並不是很大。
這種武將,未來太平道不會缺少的,即使張遼在歷史上進入武廟。
但是一旦太平道建立了後世現代化那般的軍隊,張遼他們在軍中的效果,就會大大的降低。
畢竟參謀制度的出現,可以讓軍隊最大化的發揮實力,即使未來他們遇到了軍神,但是實際上,只要自己這邊不犯錯,大軍幾乎就立於不敗之地了。
後世的戰鬥,打的可不是什麼兵法了,完全就是後勤。
當然了,兵法肯定是有用的,但是在想要如古代那種,幾乎不可能了。
太平道的軍隊,也許三個臭皮匠頂不了一個諸葛亮,那就來三十個,三百個這樣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