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西山發展(第1/2頁)
章節報錯
“西山可耕種土地不多,小規模開荒難以滿足自身,大規模開荒,恐被人察覺,因此我們的打算是種植果樹!
以果樹林,掩蓋外界的窺視。
另外,陳家與我們已拉攏吳中地區官員,正確以修建山莊的名義,與明年開春之後,往西山投入資源!”
縹緲峰為西山最高峰,後世有記錄的海拔為336米,這一高度要看跟什麼比,跟名山大川比矮的不行,可對比整個江南平原,絕對算是高山。
畢竟南通州的狼山也不過110米。
因此想要深度開發西山,僅依靠三家家丁常隨是不夠的。
“另外,羅漢寺那一塊我們也已經解決,全數換上我們的人,在莊園動工的名義結束後,我們會打著羅漢寺的名號繼續投入資源!”
富海說完,陳自建補充道。
“羅漢寺?”
常向東略微皺眉,這是他沒有聽說過的訊息。
見此,陸柄鍾補充道,“羅漢寺不在西山島上,但從地勢上可為西山的門戶,此寺修建於後晉天福年間,至今已有四百多年,在吳地多有名望。
不過寺廟建築,人員,因元末動亂而衰落,與洪武初年併入上方寺。
這次我們走通關係,找到了羅漢寺曾今的主持。
那老和尚,想著死前重修寺廟,光復門楣,我們則需要一個藉口,呼叫一些不方便的材料。”
“所以,你們就一拍即合?”
聽完結束,常向東並沒有因為三家沒有第一時間彙報而生怒,而是順著話頭笑道。
“這一合作也是剛剛達成,那老和尚對我們要做的事情知曉不多,同時為了出錯,我們還買了三十張度牒。
本想著事情全部辦完之後再說,沒想到先生這個時候來了!”
常向東不追究,富海可不覺得他們就不需要對此解釋。
少數時候,可能結果為導向,結果好過程無所謂。
可在正規組織,勢力中,更多的時候往往過程,程式更重要,縱然這裡面有浪費時間的嫌疑,可為了大局為了整體,程式正確才是核心。
“我不是那種不接地氣的人,南直隸難以修建飛信站點,我們也不好多接觸。
西山是我們共同的富貴,無主次之別。
反倒是爾等的靈活靈用,才有了西山現在的成果。
倒是我本人對西山關注少了!”
一路走來多的不說,就說腳下這條登山路,便足以看到很多無法寫在紙面上的資訊。
庭院園林,講的是三步一閣,五步一景。
西山登山路,則修成了三十步一景,五十步一閣,平日裡這是賞風賞景的平臺,危機之下就是一處處防禦屏障。
工程量重了不只三四倍,能在一年不到的時間完成,還兼帶其他的佈局,三家的付出不用多想。
如今一找就是兩個藉口,藉此可調動更多的資源,以及一些可能被監管的物料。
上心程度尤在常向東之上。
本就是合作關係,無明確的上下屬關係,常向東在這潑什麼冷水?
“先生客氣,吾等家主早已說過,西山一應事務當以先生為主!”陸柄鍾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