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號令(第2/2頁)
章節報錯
北方草原戰事平緩,大軍卻在不斷深入,要麼是僵持了,要麼是蒙元遠遁。
在這詭異的情況下,皇太孫朱允炆顯得異常的活躍。
或許是身在局外,也或許是想的太多,瓊海高層心中的不安越發濃烈。
在沒人知曉答案的情況下,唯有做更多的準備,方能換來短時的心安。
“曉得!”
李猛甕聲說道。
“歇著吧,我還要研究研究!”
目光回落,看著大腿上擱著的海圖。
海圖潦草,資料,資訊來自與林天麓等海商之口。
一張海圖之下,是數十頁原先流與各路海商口中的家傳,其中還帶了一些傳說的東西。
寶島,與福建一衣帶水,但因海灣中存有那道難以逾越的黑水溝,登島寶島歷來都是流傳,而難以找到具體的例項。
海路難行,是眾多商賈親身感受。
隔三差五,都有海船與此消失傳說,就算是已確定的安全航路,也遠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安全。
簡單的說,這裡缺個法門,一個能夠安全登島的法門。
跨越福建與寶島之間海峽登臨寶島,聽上去不是一件難事。
可事實是,依當下十四,十五世紀的航海技術,在僅依靠人力,風力的作用下,想要從福建出發登陸寶島,絕對是一件地獄級的挑戰!
作為大航海時代的開啟者,西班人開闢‘大帆船航線’,絕對是帆船時代繞不過的一個全球航線。
這條航線出現在十五世紀後半葉,大明與福建全球地區開港月牙灣,自月牙灣出發,寶島不過一海之割。
但在十六世紀之前,無論是中西方海商,全都將寶島這座永不沉默航母忽視。
為何?
純然是因為木製帆船時代登不上去,不是被洋流沖走,就是一頭撞上暗礁,在沒有找到可靠航道之前,小船動力不足無法對抗洋流,大船吃水太深而過不了礁石區。
看似相鄰,實則天譴相隔,一直到了明晚期,天啟朝才有開臺灣“顏思齊”,攜二十八路海商拼死一搏,與生死之間找到正確的航線,從笨港上岸,後經數年的發展,方才將寶島這座永不沉默的航母,納入大帆船環球航線。
笨港在哪?
朱允熥也說不清楚,但他知道澎湖列島。
只要找到澎湖列島,依次為座標,以威字級飛剪船空船探查,多番嘗試,絕對可以找到登島航線!
船隊已經出發,接下來就看運氣!
……
船隊出發的當天,由百騎護衛,三十輛馬車組成的巡視車隊,沿龍海直道南下,開啟了為期四月的巡島之行。
促成此行的原因有很多!
時間上差不多了,經四年的治理,瓊海國內上下一心,王權下放,百姓相依,但是瓊海民間對於朱允熥印象模糊,他這位瓊海國主更像是一符號,一個美好願景的集合。
因此要下去走一波,鞏固名望的同時,藉此具象自身形象,讓底層的百信多看看,消除彼此之間的距離感。
次之朱允熥將大婚,成婚與否,無論在古代還是後世,意義都不同。
成婚之後,表現需更的穩重,如此才能安民心,大臣之心,安軍民之心!
很多出挑的事不能再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