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消耗(第1/2頁)
章節報錯
運輸環節,多用工具,減少人力成本,加快週轉,以船,車為運輸主體,將經加工後的食品快速轉運。
同時,借水運的船隻便利,打造體量更大的運糧船。
萬噸級不奢求,搞出千噸級的,一次一船若能拉走千噸糧草,速度慢一點也無妨,只要能成規模,勢必可降低轉運環節的消耗。
……
黃子澄將手中的公文掃完,轉手遞給一旁等候良久的徐增壽,眉心微鎖,沉聲道,“以目前工部的技藝,人手,若再開四型飛剪船,恐心有餘而力不足!”
造船工業,甭管是封建時代,還是工業時代,無不是衡量一國技藝的重要參照。
造船不同於造馬車。
首先要有合適的木料,沒有一條合格的龍骨,紙面上畫的再好,現實中也難以製造出來。
船隻的大小,在鐵甲船來臨之前,無不受限於木材提供。
無巨木難以營鉅艦。
永樂年間六下西洋,為造寶船,近乎耗盡秦嶺巨木。
眼下瓊海的情況有變,但變化的並不大,想要一預支鋼軌做龍骨,技術上的難點不小。
“是啊!”
接過公文,徐增壽附議道。
沒人不喜歡大的東西,船造大了,能不能打,好不好用另說,就說眼下三型“鎮遠號”,亮出去便能嚇死一批人。
正面衝鋒之下,沒見過鎮遠號的,膽氣直接被破。
配合兩側火炮,不用打,放在哪裡,海上霸主的地位就有了!
至於紙面上四型“騰”字級飛剪船,設計規格更在鎮字級上。
……
鎮字級的規格為,長45米,寬7.5米,深3.75米,排水量570噸。
騰字級規格,長55.5米,寬11.7米,深4.7米,排水量近1150噸。
……
看似長寬深多隻是增加了一點點,可整體工藝難度提升卻非一星半點。
更別說營造週期!
以目前的工部營造能力,一艘鎮字級在保障人員,材料的前提下,需九個月才能下水。
騰字級,沒個十三個月根本不可能,中間環節要是銜接不上,搞不好時間更長。
同時建造人力需求也不同。
直白的說,以三年為限,工部火力全開,在有序的節奏下,三型飛剪船可造十八艘,反之去造四型飛剪船,一切全部拉倒理論環境,三年最多也就能造十艘。
這也是當初朱允熥否掉四型方案,加緊,加快營造三型飛剪船的原因。
……
直面黃子澄,徐增壽的目光,朱允熥笑道,“飛剪船,其實並不是適合作戰艦,火炮的後坐力,是影響船隻平衡的核心因素。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工部花費了一年的時間,這也是鎮字級,分商,軍兩用兩版本的根本!”
聞言,三人點頭。
鎮字級分軍,商兩個版本,這在瓊海算是一公開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