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還是高等級人才缺失,目前瓊海像黃子澄這樣能把握全域性的人,就黃子澄一個人,解淪,解縉未來可期,可目前還是太嫩,或許等到胡海散人羅貫中來了,朱允熥就會有第二個能謀全域性的人手,可羅貫中多久能適應瓊海國,他自己也說不好,一切都需要時間!

“殿下,黃先生,我們到了!”

馬車停下,藍春掀開車簾,對著馬車內兩人說道。

“走,下去看看!”

跳下馬車,看著嶄新的大學堂,朱允熥不由暗暗點頭,這是他承諾給海口宿老的學堂,從三月營造至今已經費時五個月,可以說這座大學堂的營造,消耗了瓊海國前期巨大的勞力,更拖延了諸多工程的進展。

但只要落成一切都值了。

“怎麼牌匾還是空的?”

高大的鏤空圍牆,透過兩米高的圍牆,朱允熥可以清楚看到巨大的校園,校園內草木準備不少,但可能因為是剛剛栽種而顯得衰敗,不過就佈局來看,假以時日這座學堂絕對會處在綠樹環繞中。

與鬧市之中成為一塊清幽之地。

“這不是等著大王你題字嘛?對了,勸學聯不知大王要不要我們準備的?”黃子澄笑道。

“題字就算了,我的字不行,不如讓郭清我們的第一任教育部尚書,學堂山長來題詞?”

朱允熥看著一直沒說話的郭清,卻不想郭清連連擺手。

“也好!”

卻不想黃子澄同意了,“那勸學聯……”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橫批格物致知!”

東林黨不是什麼好東西,但顧憲成這對楹聯卻名傳後世,如今人的高祖爺爺都沒出生了,抄了也就抄了!

“好聯!”

聞言,郭清雙手一拍。

“好寓意,上聯詩意,深意居有,下聯更是有大王對後來者‘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寄望,好聯!”

黃子澄亦是感嘆道。

再加上格物致知的橫批,一時之間黃子澄都不知道該怎麼形容這位皇孫殿下。

“別拍馬屁了,接下去就交給郭尚書負責,儘快落實下來,別開學之後還是空白,這不美觀!”

“臣一定會找最好金石師傅,將大王的話語記錄下來!”郭清笑道。

“如今大學堂有校舍一百三十間,教學七十二間,格物十二間,合八十四間學堂。

剩下四十六間,十八間為教員休息之地,最後二十八間為宿舍。

每間學堂可滿足四十人學習。

第一年,暫開蒙學班四十間,預計招收孩童一千六百人。

鴻學班十二間,每間三十人,收三百六十人,每人三兩銀子一學年。

目前完成統計的,蒙學學員名額可下發一千一百人,鴻學兩百七十人!”

走進大學堂,郭清作為大學堂的負責人,作為引導人一一說道。

蒙學,鴻學,是瓊海國對學制的分級。